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臨汾市 > 隰縣旅游

隰縣文物古跡介紹

1、隰縣小西天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隰縣小西天
  《西游記》里,黃眉怪虛設(shè)小雷音寺,寺內(nèi)諸佛、什物全都與取經(jīng)目的地雷音寺相同,以誘唐僧師徒上當。那臨汾的“小西天”是不是偷了黃眉怪的創(chuàng)意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研究一下。小西天原名干佛庵,寺內(nèi)塑天官仙界,天門題“道入西天”,并區(qū)別于隰縣城南的大西天佛寺,被稱作“小西天”。另外,小西天上院——全寺的精華,正殿大雄寶殿里諸佛端坐,十大弟子、八大金剛、四大天王、十二樂伎、人面飛天、神鳥等各種佛教人物、故事都在殿內(nèi),儼然一副仙宮佛國、西天“極樂世界”的景象。所以,單從這兩點來看,黃眉怪就可以起訴臨汾小西天剽竊創(chuàng)意了。傳說:在遠古之時,有一對美麗非凡的鳳凰遨游天下。一天飛經(jīng)這里時,被下面的山水景色迷住,回環(huán)飛翔,留連不去,其中一只觀景入迷,竟撞在山上跌落下來,變成了一座形似鳳凰的山峰。小西天便聳立在這鳳凰山頂……[詳細]
決死二縱隊司令部義泉村舊址
  決死二縱隊司令部義泉村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8-1939年地址:臨汾市隰縣黃土鎮(zhèn)義泉村1938年至1939年期間,決死二縱隊司令部駐扎于此。另據(jù)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毛澤東年譜》和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寫的《毛澤東軍事文集》等記載,1936年2月21日,毛澤東率領(lǐng)紅軍先鋒軍總部,從陜西清澗縣河口渡河進入山西境內(nèi)。4月4日,毛澤東、彭德懷率領(lǐng)總部,移駐于隰縣東端的黃土鎮(zhèn)義泉村,4月7日離去;4月23日再次宿營于義泉村。決死二縱隊成立于1937年12月,下轄決死第四、五、六總隊,決死二縱隊和汾西游擊隊互相配合打贏了午城戰(zhàn)斗,粉碎了敵人侵占黃河渡口的企圖,對開辟晉西南抗日根據(jù)地和鞏固陜甘寧邊區(qū)黃河河防都有重要意義。舊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680平方米。該舊址由司令部(正……[詳細]
千佛庵
  千佛庵千佛庵(第四批國保)時代:明地址:隰縣城西里許鳳凰山巔又名小西天。庵始建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東明禪師主持興建,清代各朝多次修補,F(xiàn)存建筑多為明末所建。千佛庵坐西朝東,有山門二重,布局分為上、下兩院。上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左右為文殊、普賢二配殿,兩側(cè)有北極殿、馬王祠;下院主要建筑有無量殿、韋陀殿、摩云閣、八卦亭及韋陀殿之上的鐘、鼓二樓。無量殿為下院主殿,面寬五間,前檐插廊,殿內(nèi)供無量壽佛。大雄寶殿是庵內(nèi)的精華所在,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檐插廊,單檐懸山頂,殿頂筒板布瓦覆蓋,琉璃剪邊,中設(shè)琉璃方心。殿內(nèi)梁架徹上露明造,六椽七檁前后單步梁用四柱,梁栿彩畫瀝粉貼金,近似龍鳳和璽畫法。這是山西明清建筑彩畫中高等級裝飾,在民間建筑的實物中并不多見,彌足珍貴。殿內(nèi)懸塑滿堂,共有大小泥塑千……[詳細]
隰縣七里腳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千佛洞(第二批省保)時代:明地址:隰縣城北7公里七里腳村的城川河?xùn)|岸洞窟開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石窟共有兩個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內(nèi)存雕像約70余尊。第一窟位于崖下南側(cè),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面寬2.72米,進深2.35米,高8米。內(nèi)雕一佛二菩薩像。第二窟,位于崖下北側(cè),洞窟平面呈長方形,素面平頂,面寬2·9米,深2.3米,高2·76米,正壁前置高壇基,高0·6米、深0·63米。左右壁壁面高浮雕有佛像24身,上下四排,每排六身。前壁窟門上方雕五身佛像,形象、服飾、手勢均同左右壁。以上二窟均無確切的創(chuàng)建題記,第一窟從洞窟的形制、佛及菩薩的特點具有明顯的北魏特征,第二窟造像風格具有唐代特征。2013年5月,隰縣七里腳千佛洞石窟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隰縣鼓樓
  隰縣鼓樓隰縣鼓樓(第四批省保)時代:明地址:隰縣縣城中心隰縣鼓樓位于臨汾市隰縣縣城內(nèi),居?xùn)|、南、西、北四條大街交匯中心。鼓樓由墩臺和臺上樓閣構(gòu)成,通高20.3米,占地面積190平方米。據(jù)《隰州志》及脊檁下的題記“明萬歷四十五年奉直大夫知隰州事儲”,鼓樓由隰州知州儲至俊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清順治十五年(1638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六年(1865年)均有修葺,2002年進行落架大修,其梁架結(jié)構(gòu)、牌匾等存有明代原物。墩臺為方形,邊長13.8米,高5.98米,由青磚砌筑,外涂朱紅色。臺下設(shè)十字券門洞,東側(cè)有露天梯可達臺上。臺上木結(jié)構(gòu)樓閣為二層重檐十字歇山頂,高14.31米。一層平面為方形,面寬進深各一間,四周回廊,內(nèi)設(shè)木樓梯,檐部為三踩單翹斗栱。二層平面與一層同,平座……[詳細]
均莊遺址
  均莊遺址位于臨汾市隰縣下李鄉(xiāng)均莊村城川河兩岸臺地,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夏、東周,類別為古遺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均莊遺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城村遺址
  古城村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東周、漢代地址:臨汾市隰縣龍泉鎮(zhèn)城北村古城自然村東臺地上古城村遺址整個城址形狀不明,城墻多依地勢而建,現(xiàn)存古城東城墻和南城墻小部分。城墻夯土成分純凈,夯窩直徑約4厘米,夯層7~10厘米,城址東北角有一近似圓形的夯土高臺,高約5米,周長約55~60米,夯土層厚約10厘米,頂端最寬處約8米,高臺上不見陶片等遺物,但在高臺下方分布有大量繩紋筒瓦等。古城內(nèi)文化堆積較厚,多素面或繩紋瓦當,F(xiàn)存的東城墻,也是保存最長的一段城墻,高3—4米,頂部最寬處達5米以上。整體看,東城墻南北長600米以上!肮懦谴暹z址”位于南部,文化層堆積很厚,也很豐富,主要為半圓形素面瓦當和圓形瓦當?shù)耐餐,和極多見的板瓦,時代為戰(zhàn)國、漢代,尤為重要的是,采集到一枚西漢“萬”字圓形文字瓦當殘片,全文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