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海曙區(qū)旅游

海曙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161、百梁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梁橋
  乍見百梁廊橋,無不為這座保護完好氣勢磅礴的古橋而激動,廊橋似一條黑色巨龍,橫亙在寬達(dá)百米的鄞江中游,即鄞縣洞橋鄉(xiāng)蕙江村。鄞江,古稱小溪江或蘭江,起自“四明鎖鑰”的鄞江鎮(zhèn),經(jīng)過百梁廊橋與奉化江會合后流向三江口。從東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至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在長達(dá)421年的歷史中,鄞江鎮(zhèn)曾是古明州?縣的縣治,管轄慈溪、鄞縣、奉化、象山、翁山(定海)5縣。唐代神龍元年(705年)在小溪江畔的蕙江村,建造了一座用十多只船連接在一起的“浮梁”,這座活動的浮橋成為古代?縣與浙南聯(lián)結(jié)的重要通道,船橋北堍的圣壽寺則成為往來行旅的歇宿場所,至今圣壽寺內(nèi)的唐代會昌四年(公元833年)刻的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還保存在寧波市天一閣,一節(jié)經(jīng)幢頂部的石刻佛像保存在村內(nèi)。但這座“浮梁”在250年之中經(jīng)常被洪水沖毀……[詳細(xì)]
162、吳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宅
  吳宅為清代民宅,占地1260平方米,建筑面積910平方米,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大廳、明堂、住房。大廳和住房各為硬山頂七開間和重檐硬山頂。東西兩側(cè)重檐樓房,作客廳、書房、廚房、雜屋。前后兩進相連,左右有廊,上置卷蓬式軒,構(gòu)件刻花卉。宅東首置水榭有水池假山。門壁有磚刻圖案。……[詳細(xì)]
163、江家祠堂
江家祠堂
  江家祠堂位于寧波海曙區(qū)偃月街69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該建筑現(xiàn)存臺門(已改動)、大廳。臺門山墻為觀音兜,明間抬梁式,次間為穿斗式,五架梁,三架梁為月亮狀,上有倒掛花籃和隨梁枋。前廊月梁呈象鼻形,雀替為卷草紋,廳觀音兜山墻,臺門與大廳間有天井。臺門前有銀杏樹二棵,為江家先人所栽![詳細(xì)]
164、月湖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月湖橋
  月湖橋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月湖花嶼東南側(cè),又名湖心東橋,是月湖的古跡之一,1981年12月被公布為海曙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宋元豐七年(1804),現(xiàn)存建筑是經(jīng)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建的。它為一座石拱橋,橋兩旁置石欄,設(shè)有六個望柱,柱頭雕有荷花,橋心鋪荷花石板,具有清代石橋建筑的特點。該橋經(jīng)過大修,呈修舊如舊,保持原狀。對研究寧波石雕藝術(shù)及造橋工藝具有重要的實物參考價值。資料提供:海曙區(qū)文管所……[詳細(xì)]
165、瀛洲接武坊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瀛洲接武坊
  瀛洲接武坊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月湖柳汀南側(cè),1992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三間四柱式,現(xiàn)存四柱及部分額枋等物,額枋上 書-“瀛洲接武”。此坊體形高大,系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巡撫甘士價等為丙午科姚之光等立。該牌坊對于研究我市地方史及牌坊石刻建筑藝術(shù)發(fā)展史具有一定的實物參考價值![詳細(xì)]
166、大方岳第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方岳第
  大方岳第為明代貴州布政使張淵之故居,建于嘉清年間(1520-1565),原第宅附近建有坊,即“大方岳第坊”,該宅以南北為縱軸線,主要由大廳、0堂、后樓三幢木結(jié)構(gòu)建筑及左右圍墻組成,總面積為1200平方。1998年月湖東區(qū)改造時重修,曾辟有月湖史跡陳列館。……[詳細(xì)]
大書院巷周宅
  周宅位于寧波海曙區(qū)大書院巷9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寧波市級文物保護點。明代建筑。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由主屋及東廂房組成,總占地面積390平方米。主體單檐硬山頂,六開間,四柱五檁。單步梁、雙步梁采用扁作月梁造。地面青石板錯逢橫鋪。東廂房單檐硬山頂,二開間,三柱四檁。據(jù)口碑調(diào)查,該宅主人姓周,明朝時在朝中為官與嚴(yán)嵩來往密切。該宅無雕飾,簡潔大方,顯示出明代建筑的特色,是月湖西岸不可多得的明代民居,具有較高的保留價值![詳細(xì)]
寧波白衣寺
  白衣寺位于寧波海曙區(qū)孝聞街194號,1992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F(xiàn)為撲克彩印廠庫房,原為凈土居報仁院,五代后唐長興元年(930)建,宋治平元年(1064)賜白衣廣仁額,幾經(jīng)興廢,現(xiàn)存大殿系清光緒十八年(l892)重建,民國時重修,現(xiàn)存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木梁架保存較完整。……[詳細(xì)]
169、啟文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啟文橋
  啟文橋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啟文小區(qū)、甬水橋南,1992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東西橫跨南塘河,始建于宋,現(xiàn)橋系清道光二十年重修,為一單拱石橋,拱圈系鑲邊縱聯(lián)砌置,橋面望柱頭為獅、象、仰蓮、復(fù)蓮等,橋身兩側(cè)有鎮(zhèn)水獸。 該橋?qū)ρ芯繉幉蛄航ㄖ肪哂幸欢ǖ膬r值。……[詳細(xì)]
170、藥皇殿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藥皇殿
  藥皇殿系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為祀神農(nóng)氏而建,F(xiàn)存建筑系清道光年間(1821-1850)重建。由大門、大殿廂房等組成,正殿為單檐硬山式,五開間,前廊為抬頭軒,從中有眾多中藥材為題材的木雕、磚雕等建筑,尤為珍貴。2002年天一廣場興建時重修![詳細(xì)]
屠氏別業(yè)
  屠氏別業(yè)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拗花巷16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清代建筑。主體建筑坐西朝東,大門門楣有磚雕;儀門為牌樓式,刻有鳳凰牡丹圖案;主樓重檐硬山式,后樓小巧精致,梁頂刻有人物故事圖案。該宅總體保存較好,用材精致碩大,是寧波晚清建筑的佼佼者![詳細(xì)]
盛氏花廳
  盛氏花廳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郁家巷1號、5號,清代建筑,1981年12月被公布為海曙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筑坐西朝東。盛氏花廳的原主人為清同治、光緒年間的諸生林廷鰲,花廳系居宅中的書閣――近性樓,因該閣飛檐翼角,遠(yuǎn)看如一巨艦,故又名“停艫”。樓前壘假山,旁掘水池,有翠竹、綠蕉、碧梧、蒼松等佳木。后居宅為清代學(xué)政盛炳煒?biāo),花廳作為其書房,俗稱“盛氏花廳”。該宅對研究寧波地方史及建筑發(fā)展史均有較好的實物參考價值![詳細(xì)]
173、靈應(yīng)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應(yīng)廟
  俗稱大廟,始建于唐圣歷三年(669),幾經(jīng)興廢,F(xiàn)建筑僅存正殿,系1919年重建正殿重檐歇山頂,通面闊五開間,22.5米,進深19米,上檐出雙昂,建筑年代雖近,但其雙昂為真昂和上昂的做法,保存了古建筑的一些特色,是研究寧波建筑發(fā)展史的實物資料![詳細(xì)]
174、吳氏支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支祠
  吳氏支祠位于寧波海曙區(qū)月湖東岸竹洲旁,三支街40號、41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大門因三支街?jǐn)U路時已毀。祠內(nèi)立有民國二十年(1931)《吳氏家廟碑記》。 該祠用材碩大,月梁上雕飾文史典故、傳統(tǒng)圖案,甚為華麗。……[詳細(xì)]
175、李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宅
  李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縣前街16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建于民國,中西合璧式。主體建筑坐北朝南,用料考究,裝飾精美。此宅原主人李氏系上海紗廠老板,解放后歸國家所有。解放初期,陳毅、彭德懷、郭沫若、賀龍等視察寧波時均在此宅下榻![詳細(xì)]
176、登科第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科第
  登科第位于寧波海曙區(qū)桂井街8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系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大門朝北,梅石門框,飾有雕花雀替。 據(jù)查此宅原為清代徐氏家業(yè),此宅是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為研究清代寧波地區(qū)建筑史提供了實物依據(jù)![詳細(xì)]
177、楊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宅
  楊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月湖景區(qū)月島、花果園巷7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系清代建筑,主體建筑坐南朝北。據(jù)查,此宅原為民國時期甬上文化界名流,寧波二中校長楊菊庭住宅。楊宅布局完整、用材碩大、做工考究,文物價值較高![詳細(xì)]
178、超然閣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超然閣
  超然閣原位于寧波海曙區(qū)月湖柳汀,現(xiàn)遷建到月湖西岸的馬衙街與偃月街交匯處,1992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該閣為三重檐歇山頂建筑,是“柳汀”義學(xué)內(nèi)的主體建筑,內(nèi)有石碑二方,登閣可眺望月湖全景,系清道光十一年(1831)建筑![詳細(xì)]
179、徐氏故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氏故居
  徐氏故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qū)桂井巷7號和8號,1999年9月,被公布為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清代建筑,主體建筑坐北朝南,梁架上有蝙蝠、仙鶴等雕飾,甚為華麗。后樓為重檐樓房,卷棚頂抬頭軒,廂房亦為重檐樓房,據(jù)口碑調(diào)查原為藏書樓![詳細(xì)]
陳魚門故居
  陳魚門故居位于蔣祠巷3號。共三進,第一進為小洋樓,第二進為民國時期較典型的近代建筑,第三進為晚清期建筑,三合院,座北朝南,主樓五間二弄重,兩廂房為重硬山式樓房。陳魚門(1817—1878年),字政鑰,號仰樓,鄞城(今寧波市鄞州區(qū))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曾任內(nèi)閣中書,加三品銜。太平天國期間,陳魚門主持善后局,與英國駐寧波領(lǐng)事夏福禮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將為娛。此后,陳魚門又到上海經(jīng)商,更以打麻將為交際手段,遂將麻將傳給外國人。同治三年(公元1846年),陳魚門將紙牌改為竹牌,保留了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改“紅花”為“綠發(fā)”,“白花”改為“白板”,“老千”改為“紅中”,命名為“三箭”,每樣四張。同時增加?xùn)|、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風(fēng),每樣也是四張。由此形成當(dāng)時流……[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