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汕頭市旅游

汕頭市文物古跡介紹

121、證果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證果寺
  鷗汀背寨的證果寺始建于明代永樂四年(1406年),原名崇福庵,設澄?h時-為證果寺。全寺建筑面積1700多平方米,分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寺內有樹齡達500年的菩提古樹,樹圍達4.3米。1994年該寺被列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鳳山莊抗日殺敵自衛(wèi)中隊舊址(紹聰祖祠)
  鳳山莊抗日殺敵自衛(wèi)中隊舊址(紹聰祖祠)位于潮陽區(qū)西臚鎮(zhèn)東鳳村大溝圍路,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筑。2010年3月22日,鳳山莊抗日殺敵自衛(wèi)中隊舊址(紹聰祖祠)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華塢林氏宗祠
  華塢林氏宗祠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大華街道華塢居委大路22號,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通面闊14.8米,通進深23.7米,建筑面積305.76平方米,兩進一天井一拜亭格局,貝灰轉杉木結構,主體東西兩側各有伙巷1條,其外觀為歇山頂,琉璃瓦屋面,屋脊鑲雙鳳朝牡丹、人物故事紋嵌瓷,前門為對稱式,其左右兩側墻鋪砌白象、花卉等吉祥圖案的花崗巖浮雕,祠堂大門左右設有石鼓一對,大門上方有“林氏宗祠”四字陽刻石門匾,屋內采用三載五木瓜抬梁式木結構,拜亭及通廊為方形石柱,正廳為梭形石柱,整座建筑是潮汕典型祠堂風格。門前埕口面積400平方米,照壁有三星福祿壽嵌瓷。據林氏宗祠記載,建國后后,林氏宗祠作為新石大隊屬下華塢生產隊辦公室,2000年林氏海外子孫捐資修建。林氏宗祠春秋兩祭,香火旺盛。該建筑對研究汕頭……[詳細]
清戍臺澎故兵墓
  清戍臺澎故兵墓位于深澳鎮(zhèn)獵嶼灣。據史書記載,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設南澳總兵,移廈門鎮(zhèn)總兵官,并中、右、左三營官兵駐南澳,由左營官兵換班駐守臺灣澎湖、淡水……三年期滿,輪流更換。這些擔負著保衛(wèi)祖國光榮使命的官兵遠涉重洋,為守疆御侮作出貢獻,部分將士陣亡或殉職后,骨殖移回南澳安葬。1993年初春,南澳縣政府撥出?畎逊稚⒃谏畎膮瞧秸R海山坡上的199座戍臺澎故兵墓遷移集中,并重修墓園。墓園由忠魂墓地、碑臺、望鯤亭、雕塑四部分組成。忠魂兩個立體大字底下安葬著199位將士,字體筆畫中鑲嵌著一塊塊刻有亡故者姓名的碑石。碑臺正中豎立高2米的墓碑,刻著清戍臺澎故兵墓字樣,背面刻重建清戍臺澎故兵墓碑記。整座墓園構造獨特,莊嚴肅穆,與周圍青山、綠水連成一體,形成一個旅游景點,同時也是人們緬懷英烈,……[詳細]
林木石夫婦合葬墓
  林木石夫婦合葬墓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鮀蓮街道蓮風居委鳳脅山,坐東向西,通面闊7.3米,通進深19.4米,占地面積141.62平方米,系“二進街、三通碑”格局。對研究明代墓葬有一定價值![詳細]
林毅庵夫婦合葬墓
  林毅庵夫婦合葬墓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鮀蓮街道蓮風居委鳳脅山,坐南向北,通面闊5米,通進深13.8米,建筑面積69平方米。系“二進街”格局。對研究明代墓葬有一定價值。……[詳細]
宋大峰祖師廟
  宋大峰祖師廟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大華街道華塢居委8巷7號,始建于1913年,坐北向南,二層樓房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通面闊10米,通進深17.2米,樓高7米多,建筑面積170平方米。其正門對巷口,其外墻面嵌彩色瓷磚,墻上嵌一 “存心善堂公所” 石匾,樓下供奉宋大峰祖師像木雕像,堂內收藏有佛像和法器。該廟原為華塢村人林大尊家宅,汕頭存心善堂社友為行善設為宋大峰祖師廟,也稱存心善堂公所。原有面積約60平方米,1995年重建告竣。華塢宋大峰祖師廟對研究宋大峰和尚樂施好善精神的傳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詳細]
128、恒齋公祠
恒齋公祠
  恒齋公祠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鮀蓮街道蓮榮居委蓮東街路中段(即省吾公祠厝后西南方向),始建于明代,坐西向東,兩進一天井二伙巷的“雙背劍”格局,土木結構。通面闊14.3米,通進深18.1米,占地面積509.08平方米,建筑面積258.83平方米。其外觀采用歇山頂,人字封火山墻,素胎瓦當屋面,屋角飾立體人物雕塑,正門為廣大路對稱式形制,其上方有陽刻“恒齋公祠”石門匾一方,兩側墻飾彩繪。屋內為二載三木瓜抬梁穿斗式結構,正廳以方形柱及梭形柱并用,梁架彩繪及木雕工藝精細。祠前有露埕一處,面闊21.4米,縱深17.5米。恒齋公祠據說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蓮塘林氏三房祖所建。公社化前即1956年體制下放時期,該祠服從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需要,作為鮀西小學校址。為我鄉(xiāng)培養(yǎng)了成千上萬的知識人才,對國家教育事業(yè)作……[詳細]
港頭農民協會舊址(張族祖祠)
  港頭農民協會舊址(張族祖祠)位于潮南區(qū)臚崗鎮(zhèn)新中村,年代為192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與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10日,港頭農民協會舊址(張族祖祠)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產古廟遺址(含龍津港海堤)
  赤產古廟遺址(含龍津港海堤)位于潮陽區(qū)城南街道五仙居委城南公園內,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2014年10月10日,赤產古廟遺址(含龍津港海堤)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1、忍祖公祠
忍祖公祠
  忍祖公祠位于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鮀蓮街道蓮華居委內路園火礱岐路,始建于清朝末年,是蓮塘林氏忍祖所建。坐東北向西南,為二進一天井一伙巷格局,土木結構。通面闊31.6米,通進深25.6米,建筑地面積808.96平方米。外觀為歇山頂、灰碌筒瓦,素胎瓦當,金式屋角,前門上方為環(huán)形回卷花卉屋角,屋脊飾鏤空“米”字形五彩立磚,屋檐上方塑鎮(zhèn)宅獸鈕各1尊,正門上方有“忍祖公祠”石門匾1方,其左右各墻面鋪花崗巖隸書詩聯及墨竹紋石板,屋內為五瓜抬梁結構,正廳石柱為梭形及方形,梁架及鵲替木雕精美,有部分留存古祠彩繪痕跡。祠堂前方有一露埕,面闊31.6米,縱深21米。該建筑對于研究清末民間祠堂建筑形制有較高參考價值。……[詳細]
132、四序堂石刻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序堂石刻
  四序堂石刻,位于汕頭市潮陽區(qū)城南街道南中路37號的四序堂內,四序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現保存有明、清至民國以來的石刻38處,其中明代石貼2件,明、清碑刻4處,明、清、民國題刻26處,明石圣旨亭1處,宋石盆1個,明石盆2個,明石馬槽1個,清練武石1塊。四序堂石刻享譽南粵,其書法藝術、繪畫技巧和石刻工藝完美結合,是廣東省現存石刻種類集中、石刻內容豐富、歷史文化價值甚高的石刻藝術。四序堂石刻雖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仍保存相當完好,石刻字體風格多樣,篆、隸、行、楷、草等諸家字體形神兼?zhèn),蒼勁有力,書法藝術精湛,石刻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刻工精細、層次分明,其技藝為近代所罕見,具有甚高的石刻藝術價值和文化歷史價值,其中以清代最具特色。題贈石刻部分,多出自歷代書畫名家之手,如明弘治癸丑……[詳細]
臚崗天后古廟(臚崗農民協會舊址)
  臚崗天后古廟(臚崗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潮南區(qū)臚崗鎮(zhèn)臚崗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3月22日,臚崗天后古廟(臚崗農民協會舊址)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溝南許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
  溝南許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位于金平區(qū)月浦街道溝南居委尚書街九巷,年代為清民國,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10日,溝南許地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被公布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
  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外馬路207號,是原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第二次東征的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原是英國人辦的酒店,始建于1924年,為兩座鋼筋混凝土整體式梁板柱磚木混合結構的兩層樓房,分東、西樓,兩樓,形式相同,每層面積355平方米,兩座總建筑面積1420平方米,仍保持當年風貌。1996年5月成立“汕頭市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成為汕頭市第一個革命史專題館。館藏《東征歷史陳列》,面積約700平方米,內容分5大部分,分9個展室布展,展出歷史照片120幅和文物仿復品50件等。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