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綿陽市旅游

綿陽市文物古跡介紹

川陜省平南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川陜省平南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平武縣平通鎮(zhèn),現(xiàn)有的紅軍遺物三圣廟門樓(古建筑)、紅軍橋(木質廊橋)等重要紅軍遺存實物的石刻、木雕、彩繪、廊橋等。1935年4月11日至6月5日,紅軍第四方面軍長征途經平武駐縣,期間,除先后建立平武、平南兩個縣級蘇維埃政府和20個鄉(xiāng)級、97個村級蘇維埃政府外,還于4月30日在三圣廟(今平通羌族鄉(xiāng)新民村)建立了縣境內最早的中共地方組織—中共平南縣委員會,和各級蘇維埃政府一起,領導當?shù)厝嗣耖_展革命斗爭。1996年,川陜省平南縣蘇維埃政府舊址被列為平武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于2013年成為綿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永平堡古城
  四川省內最大的保存完好發(fā)古戰(zhàn)場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綿陽市北川縣開坪鄉(xiāng)。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修建。堡分上、中、下三城,順山勢而建,地勢險要,截斷了古代西北羌、-南入川西壩子、東進成都平原的必經之路,為兵家必爭之地。文物古跡眾多,現(xiàn)存指揮臺、營房、哨所等遺跡。保護范圍:以古城墻四方外側向外延伸50米。建設控制地帶:上城址:上至高城址山頂,下至小園河,左至以古城墻外側延伸100米,右至以古城墻外側延伸100米。中城址:上至銀鳳山,左至以古城墻外側延伸100米。下城址:下至銀鳳山,右至以古城墻外側延伸100米。……[詳細]
牛雪樵德政坊
  牛雪樵德政坊位于青蓮鎮(zhèn)。占地面積30平方米。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為四柱、三門、三級歇山式飛檐組成的牌樓式建筑,青砂石壘砌而成,坐西北向東南。面闊三間7.8米,明間寬3.6米,盡間寬1.8米,通高11米。施雕花雀替。柱下四對夾柱石,柱上刻聯(lián)“滿腔春意,化作飛鸮作好音,兩袖清風,騎來齋馬留芳躅”。此坊造型優(yōu)美,有氣勢,對聯(lián)及匾額均為正楷,書寫工整有力。其內容是頌揚牛雪樵“勸學務農,簡政愛民”的德政。牛雪樵德政坊整座牌坊巍峨挺拔,氣勢雄偉,構圖豐滿,周鏤精細。枋上刻文及史料記載對研究清代的吏治沿革以及獎懲制度是有力的佐證,具備一定的歷史價值。保護范圍:以牌坊基座外緣為基線,東至綿江公路,北、西、南外延10米![詳細]
青蓮古瓷窯遺址
  青蓮古瓷窯遺址 青蓮古瓷窯為四川民窯中的青瓷古窯,發(fā)現(xiàn)于1987年。分兩個窯區(qū)——九嶺和方水,因二地均為原江油市青蓮區(qū)所轄,故統(tǒng)一稱“青蓮窯”。 1992年,由北大考古系,四川省考古所、江油市文管所組成青蓮窯考古隊進行考古發(fā)掘。共出有各種器物標本數(shù)千件。以盤口壺、高腳杯、卷足碗、卷足盤、青瓷盞等為主,個別有圖案。青蓮窯大致上限為南朝,下限為北宋。青蓮窯還出現(xiàn)黑釉橋型系標本,將四川地區(qū)生產黑釉的歷史大大地提前。青蓮窯的瓷器工藝日臻成熟并具一定的工藝水平和生產規(guī)模,在中國陶瓷史上,它填補了南朝到隋唐四川古瓷窯生產狀況的重要歷史缺環(huán)。……[詳細]
85、云龍塔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龍塔
  云龍塔云龍塔位于龍鳳鎮(zhèn)。該塔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坐西朝東,為八邊形九級樓閣式磚塔,塔門牌匾刻有“云龍塔”三字,蒼勁有力。塔基由十五層條石砌筑,高4米,每邊長2.6米,塔通高30余米。塔身層層上收至塔頂,塔內無實心柱,二至七層采用條石砌了四個小窗,八至九層實心無窗。此塔簡潔素樸,無仿木結構,形制上有自己獨特之處,已被錄入科學出版社《中國古塔集萃》一書。5.12汶川大地震后,該塔被震毀,塔身僅余兩層,亟待維修保護,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設計研究中心根據實際情況,于2009年8月制定了維修方案![詳細]
86、梓潼雙峰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梓潼雙峰寺
  梓潼城南二十三公里處,有一古寺,曰“霜風寺”,山腰平頂之上有突兀而起的、形狀相似的兩個山峰,故又叫“雙峰寺”,今雙峰鄉(xiāng)所在地。明朝時當?shù)馗叩、高簡考中進士,高節(jié)為探花,名噪一時,稱之為“綿州三高”。高簡由云南宦游回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風光,嘗與寺僧夜游,見一輪明月從兩峰之間徐徐升起,景色十分壯觀,好象巨大的晶球呈現(xiàn)在游人的眼前。故后人把“雙峰夜月”列為梓潼八景之一。云藍靜對兩峰齊,玉漏沉沉月掛西。萬壑清虛蟾影沒,諸天高朗桂華低。凡寒猿鳥聲無定,露濕松極望欲迷。心印禪關都照徹,爭傳大鶴有留題。保護范圍:東至雙峰鄉(xiāng)繭莊廁所后檐?病O莊抗房檐溝——雙峰鄉(xiāng)小學操場角一線,南至雙峰鄉(xiāng)小學操場角——雙峰寺石梯腳、忠正德房后檐溝——楊和平東房角后水渠一線,西至羅盤地角——燕兒地蓋——水井巖腳一線,北至水井巖—……[詳細]
北山院摩崖造像及刻經
  北山院建筑相當宏偉,殿內有就山勢開鑿的石刻大佛一尊,大佛為半身,僅頭部就高4米、寬4.5米,兩側有十八羅漢。殿后石壁摩崖造像也極為壯觀。北山院所在地魏城,歷史悠久,西魏建縣,唐屬綿州,處在四川通往北方的重要驛道金牛道中段。因此,北山院自建成后,成為當時一個重要的佛教圣地。到宋神宗時期,當朝政府曾撥?顚Ρ鄙皆杭疤拼ρ略煜襁M行維護,清朝政府也曾對此進行維修。到上世紀60年代,為避免風雨對摩崖造像的影響,綿陽地區(qū)曾專門撥款在石壁上修建房屋。1985年,北山院摩崖造像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東外延300米至頂北山玉珠村與先鋒村交界處,向南外延300米至北山魚柳嘴,向西外延300米至北山山腳,向北外延300米至金華村小路。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150米至后山(玉珠村六……[詳細]
88、雎水太平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雎水太平橋
  太平橋位于雎水鎮(zhèn)北約500米處,前人聯(lián)云:“魚洞山前懸半月,虎頭巖下臥長虹!比荷江h(huán)抱,環(huán)境清幽,天藍水碧,空氣清新。橋南緊靠臥佛寺,北約100米處是通往高川鄉(xiāng)的公路,東行約1千米處是安州國家水利風景區(qū)白水湖。舊時,雎水是德陽、綿竹、茂汶三地間的交通要道,每年夏秋之際,洪水暴漲,百姓渡河苦不堪言。清嘉慶4年(1799年),鄉(xiāng)紳林賢相倡修太平橋,辛苦三載,大橋落成,人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春社這天,大家涌向大橋,參加慶典、祭祀、祈禳活動,由此演變成一方之俗,歷經200余年而不衰。保護范圍:東至雎水鎮(zhèn)太平街場口,南至臥佛寺山門滴水,西至虎頭巖溪溝,北至二大渠渠道。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范圍外延20米,南至臥佛寺山門滴水,西至保護范圍外延20米,北至秀(水)高(川)公路。……[詳細]
89、彰明縣文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彰明縣文廟
  彰明縣文廟位于彰明鎮(zhèn)昌明村5組彰明中學校園內。建于清代,F(xiàn)僅存正殿,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160平方米,懸山頂,平面呈長方形,建于石砌夯土臺明上。共布方形石柱6根,下置方形石礎,抬梁大木構架。面闊3間14.3米,進深2間10.9米,四面磚墻圍合,前檐開板門、木窗,兩側山墻開木欞窗,磚墻上印有陰文題記“大清光緒十四年”。屋面蓋青瓦,正中砌瓦脊,瓦直接達于椽間,置檐口處施直角滴水吊檐。臺明一周砌條石排水明溝,前檐明間安四級垂帶踏步。彰明縣文廟對于研究本地區(qū)清代建筑、民風、民俗有一定價值。……[詳細]
90、真常道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真常道觀
  真常道觀位于黃甸鎮(zhèn)義和村寶珠山上,坐西向東,始建于元代,后歷代均有續(xù)建,F(xiàn)存建筑建于清代。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971平方米。為雙重四合院布局。沿軸線由前山門、戲樓、正殿和廂房組成。后殿、側殿組成第二個天井。前殿面闊三間20米,進深三間11米,歇山頂抬梁式梁架。正殿臺基由條石砌成,高3.3米,垂帶式踏道11級,檐下存四鋪作斗拱六朵,正殿面闊五間寬23.7米,進深10米,高8米,抬梁式梁架。左右?guī)扛髅骈熕拈g12米,進深5米。是當?shù)匦沤倘罕娮诮袒顒拥闹饕獔鏊?012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將真常道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汪啟俊民房,南至外墻外延30米,西至云霄寶殿外墻外延60米,北至外墻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川陜省重華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川陜省重華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江油市重華鎮(zhèn),建筑面積約900平方米,是江油保留下來唯一的的縣級蘇維埃舊址。這里為原國民黨梓潼縣警察局長、重華的大地主黃清源修建的辦公樓和家族祠堂,為近代中西合璧式公館建筑,現(xiàn)存山門、公事房、戲臺、議事廳等,保留22通清至民國石碑。1935年初,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總指揮的帶領下取得嘉陵江戰(zhàn)役勝利,并在川陜省重華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駐扎了一月有余,大力宣傳黨和紅軍的方針、政策,并組織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和建立蘇維埃政權![詳細]
92、龍鳳谷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鳳谷
  西部花都龍鳳谷位于新農鄉(xiāng)鰲魚村,距鹽亭縣城4公里,北面緊鄰新農鄉(xiāng)政府,西面與兩河鎮(zhèn)白虎村相連,東面為縣城方向,南面與兩河鎮(zhèn)新民村隔岸相望。總占地面積1000余畝,其中商業(yè)用地83畝,擬投資3.5億元人民幣。在鹽亭投資建設以鄉(xiāng)村旅游為主,集嫘祖文化、休閑、觀光、花卉為一體的旅游景點。自駕路線:1、綿陽出發(fā)——綿鹽路——鹽亭兩河花都大橋——西部花都龍鳳谷2、成都出發(fā)——成德南高速(鹽亭麻秧站)出口——鹽亭經開區(qū)——鹽亭縣城——西部花都龍鳳谷……[詳細]
93、名賢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賢祠
  名賢祠 名賢祠位于青蓮鎮(zhèn)。為一進二四合院結構,二進有廊,坐西向東。穿斗木結構建筑,小青瓦屋面。其中祠堂大門位于建筑群東側,臨街而建,通面闊 24.42 米,通進深5.40 米。大門為穿斗式木構建筑,上覆青色蝴蝶瓦,懸山頂。明間中柱原置有板門,門上部為竹編夾泥墻。建筑軸線進深33米,總面闊24.5米,建筑面積約800平方米。5.12地震后由河南援建全面維修竣工。名賢祠是李白故里人民祭祀李白及歷代名賢的場所,和李白故里景觀融為一體,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詳細]
94、江油蜚英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油蜚英塔
  蜚英塔又名東塔,位于江油市武都鎮(zhèn)。光緒十八年(1892年)龍安知府蔣德均興建。塔為六方形九級樓閣式磚塔,通高28.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直徑9米,共六方,每方寬5.9米,高0.7米,塔基周長28米多,由十三層大條石砌成。塔身共八層,由三萬余塊青磚壘砌,每層間距3米左右,有仿木結構的門、窗、柱子等。塔內有螺旋狀石蹬,盤旋而上,可達塔頂。塔為攢尖頂,剎呈寶珠狀。蜚英塔外形優(yōu)美流暢,結構科學合理,是江油清代磚結構建筑的代表。保護范圍:以蜚英塔塔基外緣為基線,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95、八洞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洞橋
  八洞橋位于戰(zhàn)旗鎮(zhèn)。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東西走向,橫跨林家河。為三礅石平橋,長23米,寬2.2米,橋距水面高3米。橋面由8塊石板拼結而成,石板兩頭鑿有卯眼與橋架榫頭扣結;橋墩每墩由三層條石堆砌,橋墩為下大上小榫卯相扣,上置龍形橋架,龍頭向北龍尾向南,雕刻工藝粗糙。橋東石墩題記“大清乾隆二十九年歲次……下浣”等,字跡風化嚴重。江油龍橋保存較多,但有明確題記年代的很少,該橋為研究本地清代橋梁建筑、交通運輸?shù)忍峁┝酥匾膶嵨镔Y料![詳細]
96、東山崖墓群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山崖墓群
  東山崖墓群 東山崖墓群位于三合鎮(zhèn)東山一帶,墓口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橫向排列,視野開闊。M1早期暴露,方向5°,長8.6米、寬1.27米、高1.4米。東山崖墓群于1992年被公布為江油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經批準,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聯(lián)合對29座崖墓進行發(fā)掘,出有陶俑、陶雞等文物200余件。江油市政府已劃定絕對保護范圍和一般保護范圍。該墓葬的發(fā)現(xiàn)為本地漢代喪葬習俗和地方歷史文化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佐征![詳細]
白蟬朱家梁子崖墓
  白蟬朱家梁子崖墓(游仙區(qū))保護范圍:崖墓分布范圍向東外延5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孝先堰塘坡,向南外延3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俊平林地小梁子,向西外延2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大梁頂,向北外延5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玉藻林地松樹梁。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150米至朱孝先林地小梁子坡,向南外延150米至朱俊平林地小梁子中心,向西外延150米至朱先永林地大梁頂坡,向北外延150米至一碗水村四社朱玉凱林地松樹梁坡![詳細]
龍門埡摩崖造像
  龍門埡摩崖造像年代:隋至唐龍門埡摩崖造像又名龍門埡石刻,位于黑坪鎮(zhèn)龍橋村三組龍門埡佛祖田,坐東向西,面積30平方米,現(xiàn)存共24龕。該造像刻于離地高0.8米,長7米,立面高4米的崖石上。龕均為長方形敞口穹窿頂。每龕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4號龕,長1.4米,高0.3米,共7尊造像,善跏趺坐蓮臺上,其下有一匾有文字記載,但字跡較模糊。2019年,龍門埡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魏城文風塔
  文風塔位于綿陽市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東約1公里的塔子梁。此塔系魏城驛丞李番為倡導文風于清光緒五年(1879年)而建,故名。塔為六面體密檐式建筑,形如筆穎,通高13層25米,是風雄偉壯觀。塔身置于條石建成的基座之上,基石的地宮落入土中。該塔1層4.53米,邊長4.65米,壁厚1.36米,南面有一塔門進入塔室。塔內1-3層塔壁上嵌有地方名流題詠此塔的石刻28方;1-2層內原供奉有文昌帝君和魁星二神,在“文革”中被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為基線向東外延50米至趙興貴農田下坎坡外,向南外延50米至趙德夢民房,向西外延50米至趙德成民房,向北外延50米至趙德喜農田處崖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100米至趙德春、趙兵民房西邊,向外延南100米至松林破與塔子梁田溝分界處,向西外延100米至紅包梁山下堰塘邊,……[詳細]
中壩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中壩鎮(zhèn)解放上街。建于清代。坐西向東。四合院布局,總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大殿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間共14.25米,進深8.2米。建于石砌夯土臺明上,為一座前帶檐廊的卷棚頂懸山建筑。木構架為穿斗與抬梁相結合式,木柱下置石礎。屋面蓋青瓦,正中砌瓦脊,瓦直接達于椽間,置檐口處施直角滴水吊檐。臺明前安四級垂帶踏步。清真寺為研究本地伊斯蘭教的傳播發(fā)展、回族的生活習俗和清代建筑工藝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