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永泰縣旅游

永泰縣文物古跡介紹

41、昇平莊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昇平莊
  昇平莊位于大洋鎮(zhèn)大展村卞湖39號。又稱“洋尾新寨”,建成于清嘉慶(約1805—1815年之間)年間,建寨者系麟陽鄢氏十五世祖鄢光椿。光椿為舊寨主人鄢宗尹之孫。昇平莊蓋好后,其祖父搬進新寨與子孫同住,因此,后人就把早蓋的榮壽莊稱為舊寨,后蓋的昇平莊則稱為新寨。昇平莊占地面積4460平方米,建筑面積7384平方米。上下四進落,大小房間共計365間。莊寨為土木結構,外墻石砌基礎,石墻之上,優(yōu)質粘土壘打成厚約1米左右的土墻,土墻內遍布搶眼,墻內跑馬道環(huán)繞一周。昇平莊寨主鄢光椿,于清乾隆戊申科(1788年)考中舉人,長期待缺在家,后吏部要他出缺湖北當知縣。時因父母年邁不能遠行,申請辭官,未獲準。吏部屢催而堅辭,實情上報朝廷,乾隆帝被其真誠的孝心所動,賜“恩榮予養(yǎng)”題匾,恩準其在家盡孝奉親,至今該匾額依……[詳細]
42、榮壽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壽莊
  榮壽莊位于大洋鎮(zhèn)大展村卞湖39號。又稱“洋尾舊寨”。洋尾寨分為舊寨與新寨。舊寨在西,為麟陽鄢氏十三世祖鄢宗尹于清乾隆乙己(1785年)所建,取名“榮壽莊”。榮壽莊依山而建,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占地面積2894平方米,建筑面積4820平方米,共有260多房間。寨門口大埕前有一對栩栩如生的石獅,炯炯有神的雙目守望前方及門埕前一百多級石階自下而上的一切動靜。大廳上方原懸掛有“文魁”、“武魁”、“七葉衍慶”等十多面匾額,這些牌匾于文革-期間被破壞殆盡。1949年,閩中游擊隊第四游擊中隊100多號游擊隊員,在中隊長高飛帶領下,駐扎在這里,依山而據,守衛(wèi)著駐扎在新寨中的游擊司令部,直至永泰解放,游擊隊才從此處撤離。多年來,寨堡內已無人居住,年久失修,現(xiàn)僅存中落大廳、兩邊廂房和上落廳堂。2016年5月28……[詳細]
赤岸村銃樓
  赤岸村銃樓位于白云鄉(xiāng)赤岸村,為具有防御功能的土堡群,建于清朝時期,由四座面積約百來平方的小土堡組成,為三層土木結構。分別名為:“扁店銃樓”(占地面積84.8平方米,建筑面積171平方米)、“前店銃樓”(占地面積122.3平方米,建筑面積265.3平方米)、“祥林店銃樓”(占地面積130.5平方米,建筑面積249.6平方米)、“則水店銃樓”(占地面積168.6平方米,建筑面積354.6平方米)。四個銃樓依溪而建,互相犄角成守望之勢,是當?shù)匕傩赵谕练朔竵y年代的避難之所,也是永泰防御性民居多樣性的重要補充![詳細]
44、和城寨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和城寨
  和城寨位于永泰縣丹云鄉(xiāng)翠云村10號。始建于咸豐3年(1853年),因主要締建者林和城而得名,又稱翠云寨。和城寨的總體規(guī)劃源于林和城的父親林天郁,林天郁曾從榕梅交易中得純利白銀萬兩以上,至家業(yè)殷實后,就籌備建寨?上36歲即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時年林和城剛13歲,但年幼志大,毅然擔當起建寨大任。他親率眾師工,開山辟土,筑建家園。歷時四十六載,耗資十數(shù)萬兩白銀,終于1899年完工建成。和城寨呈方形布局,長85米,寬80米,高近11米,占地面積3409平方米,建筑面積5777平方米?傮w建筑由四進三院落組成,四角處設瞭望臺,與環(huán)寨跑馬道相連接,四周圍墻-眼密布,形成立體的防匪體系。寨內有房156間,設四個議事廳堂,以中央正廳堂最為宏大,地面以三合土和16塊單體數(shù)噸巨大條板青石鋪設,兩根高十二米、……[詳細]
45、岳家莊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家莊
  岳家莊位于白云鄉(xiāng)嶺下村2號。原名步祖村、岳厝,2002年經族人商議更名為岳家莊。由岳武穆二十二世孫岳孝西于道光21年(1840年)建成,占地面積3027.8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719.36平方米,共有162間住房。為三進單天井土木結構,首進回廊,兩側建有雙層書院及廂房;二進正廳,外接護厝包廊與左右邊門通道;三進后座。正廳堂號“忠孝堂”,屏中貼有乾隆帝御賜先祖岳飛第五子岳震的后代排輩32字:重開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忠耀遠光,英賢輔弼,金玉其相,武穆家風,山高水長。廳正柱有清舉人林汝明撰聯(lián):報國忠貞天下武功第一,奮身橋梓古今杰士稱雙。寨門前一塊平地,型似半月浮江,玉帶環(huán)腰。溪中水秀石奇,小景筆架印盤,分列兩旁。后山石鷹展翅,正面彌勒點頭;ⅹ{守口,神廟莊嚴。2016年5月28日,岳家莊列……[詳細]
46、竹頭寨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竹頭寨
  竹頭寨位于白云鄉(xiāng)寨里村竹頭寨2號。因坐落于兩重屏障之間,垅中一侖凸起,形如竹頭,寨建其上,故稱竹頭寨,始建者黃萃容,號明官,又名明官寨。有上寨、下寨之分,上寨僅存門樓,下寨始建于光緒十年(1884年)。寨墻內占地3796平方米,建筑面積5608平方米。整座寨是以戌辰兼乾巽三分為中軸線的軸對稱圖形,為土木結構、二進布局。全寨進出共有七個門,每條橫向通道溝上蓋有“過水”相連。各個外通門外均有層數(shù)不等的石砌臺階與外環(huán)路相接,正面大門外一坡三折共有90層臺階。竹頭寨文化底蘊深厚,天井四周均設置卷簾,為保護門口廳、正廳、兩旁書院的楹聯(lián)、字畫,寨內楹聯(lián)豐富而精美,底刷數(shù)道桐油灰,中貼沙布,字跡陰刻或雙鉤而現(xiàn),中涂濃墨。楹聯(lián)內容充分體現(xiàn)麟峰黃氏的耕讀、勤儉家風。2016年5月28日,竹頭寨列入永泰縣第九批……[詳細]
47、蒲邊將軍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邊將軍堂
  蒲邊將軍堂位于永泰縣葛嶺鎮(zhèn)蒲邊村,將軍堂占地約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50平方米。由過廊、廟墻、天井、回廊、正殿、神龕等組成,主體結構為明代中期建筑物(存疑)。石木結構的過廊(從前村民進出村莊必經之路)與正殿結合的建筑形制,屬永泰僅有一處;另與觀音廟、土地廟、獵神廟、桃源宮形成廟宇群,錯落有致的分布屬福建所罕見;廟宇群完美掩映在參天古木中屬福州地區(qū)所沒有。將軍堂廟宇群是永泰農耕文化、民間宗教信仰現(xiàn)存不可多得的實物佐證。2018年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8、香遠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遠堂
  香遠堂位于梧桐鎮(zhèn)溪北村上溪口33號。宋紹興十年(1140年),鄭亮五世孫鄭豐隆自蓋洋遷居至梧桐溪口,至第二十四世振嘉,于1773年建成“種德堂”,振嘉長子朱孟生三子賢勉、賢琚、賢勃,賢勉、賢勃于1815年始建“香遠堂”,賢琚于1838年建“貽慶堂”,祖孫三代共建三堂,三堂規(guī)模宏大,設計精巧,名躁一時,至今傳為佳話。香遠堂歷經19年建設,竣工于1834年,占地面積3708平方米,建筑面積2790平方米,大小房間186間。當時建房選址請的是江西贛州堪輿地理師,雕花請的是仙游工匠,因風水糾紛,上梁扶扇時永泰縣知縣親自到場捧場,才得以順利進行。大廳正面高懸“香遠堂”牌匾,此匾為五品永福知事曹文林所賜,牌匾之下用楷書浮雕朱子家訓。香遠堂大廳前廊中間有一段獨立成型,長6.5米、寬0.90米、厚0.28米……[詳細]
49、北山寨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山寨
  北山寨位于白云鄉(xiāng)北山村后園里1號。由何大瑞始建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稱“修竹寨”,因縱橫交織的村道把竹林圍成一個心形圖案,故又名“愛心寨”。占地面積184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98平方米,共有房間87間。寨堡坐北朝南,呈“日”字形中軸對稱結構,三進布局,正面闊53米,進深75米。寨內正座為雙層六扇土木結構,樓廊連貫,四通八達。寨堡對角處修筑兩座七八米高的碉樓崗哨。寨內樓上房間與墻體之間暗藏著一道200多米長的狹小通道。寨堡內格扇、斗拱、雀替、窗欞等木刻精美,其中“鯉魚吐水”、“福祿壽喜”等雕飾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a href=/landscape/98/beishanzhai.html class=blue >[詳細]
高陽溫氏太祖墓
  高陽溫氏太祖墓位于梧桐鎮(zhèn)潼關村雙溪口龍井大坪后,始建于北宋哲宗趙熙元祐、紹圣間。占地面積約810平方米,墓體上仍留存一些宋代石構件,是溫氏入閩始祖溫子玉尋找吉地后,將其高、曾、祖、考四代合葬此處。是永泰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家族合葬墓。溫氏太祖墓對研究宋代墓葬形制、墓葬習俗具有較重要的價值。2017年7月28日,高陽溫氏太祖墓列入永泰縣第十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碑為中心點,向東延伸30米至梧桐鎮(zhèn)民主村的荒山地,向南延伸10米至梧桐鎮(zhèn)民主村的荒山地,向南延伸9.3米至梧桐鎮(zhèn)民主村村民陳巖城的油茶園,向北延伸9.3米至梧桐鎮(zhèn)民主村的荒山地。![詳細]
51、土厝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土厝
  土厝位于大洋鎮(zhèn)漈尾村,原名“老祿莊”,因大廳的八根大柱乃土筑而成,又名“土厝”。土木結構,清代上半葉建筑風格,在建筑學上有一定的研究價值。2007年4月,土厝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陽溝外墻,西至陽溝外墻,南至本厝花臺,北至門前大路![詳細]
杜申故居
  杜申故居位于霞拔鄉(xiāng)霞拔村,始建于宋代,原為“學士府”,至今已有八百余年歷史。經明、清兩朝修繕,后改造為“杜氏宗祠”,留存完好的院落木構框架,具有明、清建筑特色。2007年4月,杜申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公路,西至后山,南至糧站,北至王金佃厝![詳細]
張元干故居
  張元干故居位于城關鎮(zhèn)登高路。張元干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因張家世代屢中科舉,遂名世科里,F(xiàn)保存明、清不同時期的三落建筑。該組建筑木雕構件精美,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人文、歷史、建筑價值。2007年4月,張元干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范圍:東至舊厝,西至照墻,南至賽芳民房,北至國信民房![詳細]
54、紫山堂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紫山堂
  紫山堂位于玉湖村66號,又名恭恩厝,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建筑歷時二十年。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另設六個小廳,采光效果好,建筑布局講究對稱,廳頭四扇木屏風等木雕精美,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2017年7月28日,紫山堂列入永泰縣第十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溪邊、西至寧遠堂圍墻、南至金家菜園、北至慶山居。![詳細]
55、同安寨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安寨
  同安寨張昭乾、張昭容建于清咸豐二年(1852)。平面呈方形,寨堡式建筑,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坐東北朝西南。中軸線由前到后依次為:寨門、前廊屋、前天井、門廳、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墻以巨石壘砌而成,環(huán)寨墻建有雙層廊屋。寨墻高7米,寬3米。門廳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主座帶游廊。中天井,兩側為廂房,左右各二間。廊屋高二層,二層建有環(huán)繞全寨防御通道,防御設施齊全。2014年7月10日,同安寨列入永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西南是同安路,東南鄰張善桂等厝,西北鄰張子安等厝,東北鄰張仰棟等厝![詳細]
56、九斗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斗莊
  九斗莊位于同安鎮(zhèn)同安村洋頭13號。因占地九斗(九斗稻種)而得名。張明良、張明恪、張明起建于清光緒廿一年(公元1895),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寨堡式建筑,有完整的防御設施。主座二進,第一進大廳之高大,堪稱全縣之冠。主座為四梁扛井結構。大廳前廊卷棚及梁架用鏤雕透雕等工藝雕刻了許多人物花卉等精美圖案。門扇上刻有朱熹、陸九淵等宋、明理學大師家教格言,反映出屋主人的濃厚的儒家文化修為。2014年7月10日,九斗莊列入永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鄰三升路,北靠羊頭崙,東鄰張鐘靈等厝,西鄰張涌泉、張仁心等厝。![詳細]
57、愛荊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愛荊莊
  愛荊莊鮑姓祖先美祚公建于清道光年間(公元1824)。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由前到后依次為:寨門、前廊屋、前天井、門廳、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墻以形似米粒的河卵石砌成。寨墻高7.6米,下部為河卵石,上部用夯土,寬2.8米。廊屋高二層,建有防御通道,環(huán)繞全寨。前左角和后右角上各建有一座三層碉樓,防御設施齊全。門廳為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天井兩側為廂房,左右各二間。愛荊莊規(guī)模宏大,造型獨特,是典型的閩東土寨。2014年7月10日,愛荊莊列入永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面是農田,西鄰181縣道,東鄰鮑國清等厝,北鄰鮑金天等厝![詳細]
58、寧遠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遠莊
  寧遠莊清乾隆年間張謙費時五年修建的寨堡式建筑。坐西南朝東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3110平方米。圍墻墻基用花崗巖砌筑,上部的夯土墻上分布有-眼和內寬外窄的觀察窗,內墻設有隱通廊。大門為石框門,門楣陰刻楷書“寧遠莊”。明間為扛梁式梁架。屋面擋水墻飾有精美的灰塑和彩繪,寨內墻壁上有幾十份各級捷報,見證了月洲張氏子弟文風鼎盛。中間大門門楣有生動活潑的鳳凰、花卉等灰塑圖案。墻堵上寫有“樂不可極”、“志不可滿”、“欲不可縱”、“傲不可長”等墨書。內門楣寫有“安宅在仁”四個大字,左右對聯(lián)分別為“欲高門戶須為善”、“要好子孫在讀書”,都極富哲理且耐人尋味。2014年7月10日,寧遠莊列入永泰縣第八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張進棋后屋溝,西至本厝外墻小路,南至外墻小路,北至外墻小路。![詳細]
59、九座寺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座寺
  九座寺位于同安鎮(zhèn)西安村,始建于唐代,宋紹興五年(1135)和清嘉慶四年(1799)重建。土木結構,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1879平方米。由山門、前殿、大殿組成。寺內遺存豐富,有宋元祐、紹興年間石構多件。大殿墻上還有“雁湖居士”四幅壁畫。原閩贛省委書記鐘循仁、蘇維埃主席楊道民,紫山兵敗后,曾在九座寺得到村民與僧眾的掩護與救治,是我縣一處重要的紅色文物![詳細]
樟板鄉(xiāng)賢第
  樟板鄉(xiāng)賢第年代:清座落地點:永泰縣同安鎮(zhèn)樟坂村簡介:清代后期建,整體建筑保存完好,由屋前池塘、上下廳及左右護厝、后部橫屋組成,總面積2737.82平方米。主廳面闊七間,兩側有回廊,進深七柱,前出游廊并有后廊,裝修精致。為清代著名理學家、咸豐元年特賜進士、鄉(xiāng)賢余潛士的故居。余潛士及其兒媳張瑞貞均為著名教育家,其門人弟子等在閩臺二地有較大影響。附屬文物有余潛士墓、張?zhí)埂1Wo范圍:余潛士故居:東至圍墻外公路邊,西至舊圍墻,南至龍乾原生產隊倉庫,北至停厝外墻滴水溝;余潛士墓:東至水庫邊,西南北三向均由墓碑中心點起各延伸20.5米;張?zhí)梗簴|至余金華厝滴水溝,西至侖頂,南至山坡,北至張守丹厝滴水溝。2009年,樟板鄉(xiāng)賢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