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洋坑村 | 隸屬:開善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350429205206 | 代碼前6位:350429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qū)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駐地村以楊氏在此開基定居而得名“楊坑”,后以諧音演化為“洋坑”。
基本介紹:
洋坑村地處開善鄉(xiāng)南部,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2公里;下轄謝坊、洋坑、水東、上地、下地5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229戶,830人,黨員39名。全村有耕地面積993畝,森林面積1.8萬余畝,2010年村財收入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816元。
2007年作為泰寧縣新農村建設整治村以來,通過大力推行“168”黨建機制,深入實施“五雙”工程,深化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村黨支部凝集力和戰(zhàn)斗力進一步增強,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科學發(fā)展得到有效落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種養(yǎng)殖規(guī)!按蟆。畜禽規(guī)模養(yǎng)殖業(yè)是該村的特色產業(yè),有規(guī)模以上養(yǎng)殖大戶5戶,年出欄雞鴨10萬羽,生豬2000余頭,母豬存欄200余頭。農業(yè)經濟基礎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屬崇禮鄉(xiāng)高平里開善上保;民國初至1931年屬于南鄉(xiāng);1931年至1934年蘇維埃時期隸屬于大均區(qū);1934年6月隸屬三區(qū),1940年屬開永鄉(xiāng);解放后1950年12月至1951年12月,成立儒坊鄉(xiāng)政府,隸屬三區(qū);1952年從儒坊鄉(xiāng)分出成立洋坑鄉(xiāng),隸屬三區(qū);1956年并入余坊鄉(xiāng),隸屬弋口區(qū);1958年從余坊分出成立洋坑生產大隊,隸屬沖天公社;1959年隸屬儒坊公社(因儒與余本地方言同音,后寫為
周邊相關:
洋坑村附近有泰寧風景旅游區(qū)、甘露巖寺、泰寧金湖風景名勝區(qū)、泰寧明清園、泰寧古城、泰寧九龍?zhí)?/a>等旅游景點,有朱口小籽花生、金湖烏鳳雞、泰寧鐵皮石斛、狀元糍、上清酒、小北斗紅菇等特產,有泰寧梅林戲、泰寧大源赤膊燈、泰寧大源儺舞、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開善鄉(xiāng)·洋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