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峰鄉(xiāng) | 隸屬:安定區(qū) |
區(qū)劃代碼:621102210 | 代碼前6位:621102 |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qū)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轄區(qū)面積:約6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9000人 |
人口密度:1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1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麻地灣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在清末時期因中梁山形似馬蹄,故而諧音得名麻地灣![詳細] |
牌坊村 | ~202 | 村莊 | 據記載,清代末年,這里有個早年喪夫的女人,為了一心撫養(yǎng)兒女成材,沒有改嫁,人們感念她的貞潔和公德,給她立了一座貞潔牌坊。牌坊之名由此得來![詳細] |
關莊村 | ~203 | 村莊 | 戰(zhàn)爭年代的重要關口。解放初,屬高峰區(qū)。1953年8月,實行鄉(xiāng)制,屬高峰鄉(xiāng);1956年8月,撤區(qū)并鄉(xiāng),仍屬高峰鄉(xiāng);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高峰人民…[詳細] |
貢馬村 | ~204 | 村莊 |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為清朝時期給朝廷貢獻馬匹之處。…[詳細] |
城門寨村 | ~205 | 村莊 | 解放初,屬高峰區(qū)。1953年8月,實行鄉(xiāng)制,屬高峰鄉(xiāng);1956年8月,撤區(qū)并鄉(xiāng),仍屬高峰鄉(xiāng);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高峰人民公社;1968年3月…[詳細] |
坪灣村 | ~206 | 村莊 | 境內地形大多為山谷、多灣梁,當地人們都希望將大灣整改成平地,故而得名坪灣![詳細] |
明星村 | ~207 | 村莊 | 解放后(1952)正式命名為高峰公社明星大隊,1957年正式命名為明星村![詳細] |
紅堡村 | ~208 | 村莊 | 在清代時期因土地顏色而得名。解放后1952年正式命名為紅堡公社,1978年正式命名為紅堡村,并沿用至今![詳細] |
紅光村 | ~209 | 村莊 | 1956年以后建設初級社時由當地干部從鄰鄉(xiāng)紅堡鄉(xiāng)名字衍生而來,取名紅光比較吉利。…[詳細] |
馬營村 | ~210 | 村莊 | 明建文帝時,為明代肅王貢馬之馬匹放牧處。…[詳細] |
新泉村 | ~211 | 村莊 | 明代建馬營村,因當時此地有一條河較為有名,河流之流眾多,河流水量大,故而得名新泉河![詳細] |
地名由來:
據查清順治五年米喇印、丁國棟領導的回民反清起義,由河西渡黃河進攻狄、渭時,來到此處,見此處云霧彌漫,高山巍峨,后命名為高峰。
丁國棟(?-1649年),回族,甘州(今甘肅張掖)回籍軍官,清初回民反清起義首領。 原為明朝駐防甘州(今張掖)軍官,弘光元年(1645)六月清軍攻陷甘州,遂投降。 永歷元年(1647)清朝命令軍中剃發(fā),激起了甘肅降清各族將士的不滿。 …… 丁國棟詳細信息++
米喇印(?~1648) 中國清代順治年間甘肅回民起義領袖之一;刈濉T瓰槊鞒v防甘州(今張掖)軍官。素有勇略,清朝統(tǒng)一甘肅后,任甘肅巡撫張文衡標下副將,駐守甘州。他對清廷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深為不滿。時清廷在各地推行剃發(fā)令,并嚴令軍中剃發(fā),…… 米喇印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高峰鄉(xiāng)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街道)。
基本介紹:
定西縣轄鄉(xiāng)。1949年設高峰鄉(xiāng),1958年并入紅堡公社,1961年分設高峰公社,1983年復置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6公里。面積68.5平方公里,人口0.9萬。有縣鄉(xiāng)公路接定(西)臨(洮)公路。轄麻地灣、關莊、馬營灘、牌坊、新泉河、紅光、陳門寨、紅堡、明星、貢馬、坪灣11個村委會。地處高寒陰濕山區(qū),水泉較多。農業(yè)主產小麥、豆類、馬鈴薯、胡麻、黨參等。畜牧業(yè)以牧羊為主。
歷史沿革:
1949年8月解放后,屬高峰區(qū)。
1953年8月,實行鄉(xiāng)制;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設高峰公社。
1968年3月,成立高峰革命委員會,1978年3月,更名為高峰鄉(xiāng)。
區(qū)劃: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高峰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