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迷壩鄉(xiāng) | 隸屬:康縣 |
區(qū)劃代碼:621224204 | 代碼前6位:621224 |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qū)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轄區(qū)面積:約137.9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7000人 |
人口密度: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孟家壩村 | ~200 | 村莊 | 因此地居住群眾大部分姓孟,故取名為孟家壩![詳細(xì)] |
馬蓮咀村 | ~201 | 村莊 | 因該地大多為姓馬人氏居住,故而命名為馬蓮咀村![詳細(xì)] |
四方莊村 | ~202 | 村莊 | 1983年改設(shè)四方村委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xì)] |
姚家山村 | ~203 | 村莊 | 因該地大多為姓姚的居民居住,故而得名姚家山村![詳細(xì)] |
劉家河村 | ~204 | 村莊 | 因該地早先有劉氏居民居住在小河邊,故而命名。…[詳細(xì)] |
迷壩村 | ~205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1983改迷壩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xì)] |
腰鐔村 | ~206 | 村莊 | 由鐔河到鐔壩這一條線20千米,這里人大部分姓鐔,腰鐔在鐔河到鐔壩的中間,取名腰鐔,相當(dāng)于人體的腰,中間的意思![詳細(xì)] |
八羅村 | ~207 | 村莊 | 據(jù)說以前有一個大戶姓鄭的人家養(yǎng)有八條騾子演化而來,故而得名八羅。…[詳細(xì)] |
王家大山村 | ~208 | 村莊 | 姓王的人居住較多而得名王家大山。1983年改設(shè)王家大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xì)] |
老溝村 | ~209 | 村莊 | 因該地地形由上而下是一個溝,故而命名。1983年前是老溝大隊(duì),自土地大包干以后,大隊(duì)改村時(shí),改設(shè)老溝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xì)] |
十字村 | ~210 | 村莊 | 因地形河溝形成“十”字形狀而得名為十字村![詳細(xì)] |
張臺村 | ~211 | 村莊 | 因此地居住群眾大部分姓張,位于一個大平臺,故名![詳細(xì)] |
地名由來:
據(jù)傳,因迷壩鄉(xiāng)政府駐地附近石頭密布,以“密”字訛為“迷”字,故名迷壩。
基本介紹:
康縣轄鄉(xiāng)。1949年設(shè)迷壩鄉(xiāng),1958年并入云臺公社,1961年分設(shè)迷壩公社,1983年復(fù)置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西漢水南岸,距縣城72公里。面積137.9平方公里,人口0.7萬。有公路接四(溝門)長(壩)公路。轄迷壩、劉家河、姚家山、四方莊、馬蓮嘴、腰鐔、八羅、王家大山、十字、孟家壩、張臺、老溝12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玉米、小麥、大豆,盛產(chǎn)核桃、木耳、香菇、天麻等,為縣北部木耳重要產(chǎn)區(qū)。
歷史沿革:
宋代,同谷縣治所置于迷壩鄉(xiāng)一帶。
1949年后,屬成縣。
1958年,以西漢水為界劃入康縣,屬云臺公社迷壩管理區(qū)。
1961年12月,設(shè)迷壩公社。
1983年12月,迷壩公社改為迷壩鄉(xiāng)。
區(qū)劃:甘肅省·隴南市·康縣·迷壩鄉(xiā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