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米村 | 隸屬:龍街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520526111209 | 代碼前6位:520526 |
行政區(qū)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qū)號:0857 | 郵政編碼:5531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此地盛產(chǎn)小米,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小米村地處龍街鎮(zhèn)東部,距威寧縣城81公里,距鎮(zhèn)政府20公里,總面積約為11.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為2070畝,林地面積1457畝,荒山草坡面積1600畝。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345戶1501人,少數(shù)民族人口453人,占總?cè)丝诘?9.8%。種植業(yè)以玉米、太子參、馬鈴薯和烤煙為主,養(yǎng)殖業(yè)以豬、羊、雞、鴨為主,人均純收入2499元。
--人口總數(shù):1501人農(nóng)業(yè)人口:1500人非農(nóng)業(yè)人口:1人
--行政區(qū)面積:1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7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苗族發(fā)展口號:建設(shè)新農(nóng)村倡導(dǎo)新生活
--所轄村:水塘組,丁家組,半坡組,小米
歷史沿革:
建國前,屬四圃鄉(xiāng)三保、四保。
1953年建立木槽鄉(xiāng),屬木槽鄉(xiāng);1959年改為龍河管理區(qū),屬龍河管理區(qū),1965年成立龍河公社,屬龍河公社;1985年公社改為鄉(xiāng),屬龍河鄉(xiāng);1992年撤并建,屬龍街鎮(zhèn)至今。
周邊相關(guān):
小米村附近有威寧草海自然保護(hù)區(qū)、撮泰吉-板底彝族村寨、彝族向天墓、烏江源百里畫廊、灼甫草場、石缸洞等旅游景點,有威寧火腿、威寧黨參、威寧黃梨、威寧白蘿卜、威寧蘋果、威寧蕓豆等特產(chǎn),有彝族撮泰吉、四桐鼓舞、彝族酒禮舞、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貴州省·畢節(jié)市·威寧縣·龍街鎮(zhèn)·小米村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