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云寺鎮(zhèn) | 隸屬:民權(quán)縣 |
區(qū)劃代碼:411421107 | 代碼前6位:411421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qū)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qū)面積:約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1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41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尹北村 | ~201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尹北地處尹店集北部,故稱尹北。相傳尹店集為伊尹游寓處,又商初,一尹姓人家于此開店,取名尹家店。后毛路集市遷于此,遂改稱尹店集。因居北,故名![詳細] |
尹南村 | ~202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尹南地處尹店集南部,故稱尹南。尹店集為伊尹游寓處。又商初,一尹姓人家于此開店,取名尹家店。后毛路集市遷于此,遂改稱尹店集。因居南,故名![詳細] |
尹東村 | ~203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尹東地處尹店集東部。尹店集為“伊尹游寓處”。又商初,一尹姓人家于此開店,取名尹家店。后毛路集遷于此,遂改稱尹店集。因居東,故名![詳細] |
尹西村 | ~204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尹店集為“伊尹游寓處”。又商初,一尹姓人家于此開店,取名尹家店。后毛路集改遷于此,故改稱尹店集。因地處尹店集西部,故名![詳細] |
白廟村 | ~205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明初,白氏在此居住,蓋一所白玉奶奶廟,全用泥摻麥秸,廟呈白色,人稱白廟![詳細] |
張砦村 | ~206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明初,張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清咸豐年間為防亂筑寨,取名張寨村。以村名命名![詳細] |
閃砦村 | ~207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明初,閃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名閃莊。清咸豐年間圍村筑寨,易名閃寨![詳細] |
蔣孟莊村 | ~208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明初,孟氏有山西洪洞縣遷此,名孟莊,后孟氏漸絕,蔣氏由杞縣遷來,后更名蔣孟莊![詳細] |
楊城村 | ~209 | 村莊 | 村約建于隋前,名陽樂城,后演變?yōu)榻衩。原屬杞縣。1928年劃歸民權(quán)縣,屬新興(六)區(qū)。1948年屬渾子(五)區(qū)。1956年屬尹店鄉(xiāng),稱楊城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詳細] |
婁崗村 | ~210 | 村莊 | 唐代,村西有一寺院,名樓金寺,后被黃水淹沒,僅留下古鐘一個,牛氏遷此居崗上,故名![詳細] |
裴砦村 | ~211 | 村莊 | 裴砦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興村 | ~212 | 村莊 | 元末,這里先后建起趙莊戶、許賀莊、星興三個小村,清咸豐二年(1852),太平天國義軍經(jīng)此,當?shù)睾兰潪榈钟x軍,合三村為一體圍墻筑寨,取名新興寨![詳細] |
高公寺村 | ~213 | 村莊 | 元代,村人高氏在朝居官,在村內(nèi)建一所廟院,稱高公寺院。后人以此院為名,故稱高公寺![詳細] |
樊砦村 | ~214 | 村莊 | 宋末,樊氏由外遷此,取村名樊莊。明末,樊氏族人曾為御賓,圍墻筑寨,更村名為樊寨。…[詳細] |
黃崗村 | ~215 | 鎮(zhèn)中心區(qū) | 西漢初,高祖劉邦游此,五老進肥羊于圣壽寺,封五肥,此村居北渭北肥。明初,魏氏由睢縣蓼堤遷此,后村被水淹沒,人們?yōu)楸芩及徇w一黃土崗上,故黃崗![詳細] |
楊樓村 | ~216 | 鎮(zhèn)中心區(qū) | 明初,山西洪洞遷來史、李、楊三姓,建楊崗、史洼、李莊三小村。三姓合使牲口,均感不便,便合村而居,取名楊樓![詳細] |
灣子村 | ~217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灣子,原名大河灣。元初,程姓有洛陽伊川遷此,命名程家灣,簡稱程灣。清末演變?yōu)闉匙!?a href=/henan/minquan_yindianxiang_wanzi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李莊村 | ~218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初,李姓由山西洪桐縣遷此建村,按習慣成李莊![詳細] |
彭莊村 | ~219 | 村莊 | 明初,此處有宋莊、王樓、朱莊三個小村。明中葉,彭氏由睢縣廖堤鄉(xiāng)彭寨村遷此,人丁興旺。宋莊、王樓、朱莊三個村漸衰,易今名![詳細] |
小渾子村 | ~220 | 村莊 | 傳說一:小渾子因村渾子集遷來,成小渾子。傳說二:宋嘉佑四年(1059),村西有條河,人們在河中捉魚兩條,此魚無鱗,稱之為魚渾子,大的稱大渾子,小的稱小…[詳細] |
黃行村 | ~221 | 村莊 | 明末,睢州王行村王氏在此建佃戶。因村有一片青楊樹,故稱青行。…[詳細] |
柏木崗村 | ~222 | 鎮(zhèn)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 | 明初,此地為一高崗,洪水流經(jīng)此地攔下木料頗多,故稱得木崗,清初漸演譯為今名![詳細] |
平莊村 | ~223 | 村莊 | 明末,平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故名平莊。原屬睢州。1948年屬民權(quán)縣。1956年屬尹店鄉(xiāng),稱平莊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1958年屬尹店人民公社稱平莊生產(chǎn)大…[詳細] |
范砦村 | ~224 | 村莊 | 明初,范氏由山西遷此,為防水患,筑土寨,故稱范寨![詳細] |
石北村 | ~225 | 村莊 | 相元代,刁、石兩姓居此,稱刁石柱。明初,劉、徐兩姓先后由山西遷入。后刁、石兩姓絕,改為石柱。1983年分為石南、石北2村,此村居北,故名![詳細] |
石南村 | ~226 | 村莊 | 相元代,刁、石兩姓居此,稱刁石柱。明初,劉、徐兩姓先后由山西遷入。后刁、石兩姓絕,改為石柱。1983年將石柱分為石南、石北2村,因此村居南,故名![詳細] |
碼頭村 | ~228 | 村莊 | 相明末清初,這里是馬兒河的一個重要渡口,后漸成聚落,取名碼頭![詳細] |
李崗村 | ~229 | 村莊 | 明代,李氏從杞縣黃土崗遷此。因居于龍行崗西側(cè),取名李崗![詳細] |
王寺砦村 | ~230 | 村莊 | 明初,王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于村西建一寺院,村周筑起土寨,故稱王寺寨。…[詳細] |
任崗村 | ~231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任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任家崗,簡稱任崗![詳細] |
王莊村 | ~232 | 村莊 | 相明洪武年間,王氏由山西洪洞遷此,故名王莊![詳細] |
胡坑村 | ~233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胡氏由山西洪洞遷出,時無井,村民自坑塘內(nèi)取水飲之,故名胡坑![詳細] |
蘇莊村 | ~234 | 村莊 | 明代,蘇氏自杞縣西寨東側(cè)小蒼頭村遷此,名稱蘇莊。…[詳細] |
儉廠村 | ~235 | 村莊 | 儉廠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吳東村 | ~236 | 村莊 | 吳東地處吳崗東部,為吳崗一部。相吳氏族人奉旨于明初由山西洪桐縣遷此,居崗建村,始稱大麓崗,后因吳姓人多,故改稱吳崗。1992年吳崗劃分東西兩村,東部稱…[詳細] |
吳西村 | ~237 | 村莊 | 明初,吳氏族人奉旨由山西遷此、居崗建村,崗高居眾之首。初稱大麓崗,因吳姓人多,后改為吳崗。1992年吳崗西部分為吳西村![詳細] |
蒼頭村 | ~238 | 村莊 | 明初,何氏由山西洪洞縣遷此,搭草庵居住,因庵簡陋淺小,故名藏頭,后演變?yōu)樯n頭。…[詳細] |
徐莊村 | ~239 | 村莊 | 據(jù)《徐氏族譜》記載,徐氏乃南直隸海州人氏,明嘉靖年間徐鳴鶴在此夠地一塊,專種植花草,名徐莊。…[詳細] |
白東村 | ~240 | 村莊 | 據(jù)《民權(quán)縣志》載,白云寺因白云寺院而得名,建村時間在建寺院后,清咸豐年間筑寨。后村以東劃分為白東![詳細] |
北黃莊村 | ~241 | 村莊 | 清康熙二年(1663),黃氏由今龍?zhí)伶?zhèn)寄崗遷此,取名黃莊![詳細] |
白南村 | ~242 | 村莊 | 據(jù)《民權(quán)縣志》載,白云寺因白云寺院而得名,建村時間在建寺院后,清咸豐年間筑寨。后村以南劃分為白南![詳細] |
地名由來:
白云寺始名觀音堂,始建于唐朝貞觀元年(627)。據(jù)傳,經(jīng)四世方丈一明大和尚擴建寺院時,由于天氣酷熱難耐,致使工匠無法施工,于是一明和尚向天祈禱,這時恰有一朵白云遮住炎炎烈日,直至竣工。自此,每逢夏秋季節(jié)便白云繚繞籠罩寺院,景色奇異,故名為白云寺。鎮(zhèn)以寺名。
基本介紹:
白云寺鎮(zhèn)位于民權(quán)城西南20公里處,西與祀縣接壤,南與唯縣,是個雞鳴聞三縣的地方。有39有行政村,79個自然村,總?cè)丝?.9萬人,夏糧以生產(chǎn)小麥為主,秋季以大蒜、棉花、花生、玉米、小辣椒等作物為,屬于典型的農(nóng)業(yè)大鄉(xiāng),主區(qū)域面積96平方公里。這里物產(chǎn)豐富,人杰地靈。人文景觀多處,早期龍山文化遺址和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白云禪寺就座落在該鄉(xiāng)境內(nèi)。該鄉(xiāng)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北連310國道東通商開高速公路花園出入口,西接祀開公路,南與唯縣公路相連,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每天有開往鄭州、周口、商丘、民權(quán)等地的班車。形成了周邊縣、市、區(qū)得天獨厚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集散地,千年古剎白云禪寺,人杰地靈的風土人情,成為人們觀光
歷史沿革:
1911年前分屬杞縣、睢縣。
1928年建民權(quán)縣,原屬杞縣的裴寨、白廟、張寨、王寺寨、蔣孟莊、楊城6村公所劃歸民權(quán)縣,屬新興(六)區(qū)。
1948年原屬睢縣的胡坑、任崗、李崗、白東、白南、碼頭、石柱7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又劃歸民權(quán)縣,屬渾子(五)區(qū)。
1958年置尹店人民公社。
1983年廢社改尹店鄉(xiāng)。
2010年撤銷尹店鄉(xiāng),設(shè)立白云寺鎮(zhèn),屬民權(quán)縣至今。
區(qū)劃: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白云寺鎮(zh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