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楚后,分吳越地置會稽郡,設烏傷縣,東漢初平三年(192)分烏傷縣西南部設長山縣,以縣北長山(即金華山)得名。 為婺城建縣之始。 隋開皇九年(589)廢建德、太末、豐安縣并入長山縣,并改名吳寧縣,開皇十二年(592),改稱東陽縣(今金華縣)。 十八年(598年)改稱金華縣,金華縣名自此始。 咸亨五年(674)分金華縣三河地為蘭溪縣,垂拱四年(688)改金華縣為金山縣;神龍元年(705)復名金華縣。 1949年5月屬浙江省第八行政區(qū);10月浙江省第八行政區(qū)改為金華專區(qū),金華縣、湯溪縣屬之;于金華縣城區(qū)增設金華市(縣級)。 1950年5月撤銷金華市,并入金華縣。 1951年7月復設金華市。 1953年5月金華市改為省轄市,仍由金華專區(qū)管轄。 1958年2月金華市劃歸金華專區(qū);9月撤湯溪縣并入金華縣。 1962年12月撤金華市并入金華縣。 1968年4月改金華專區(qū)為金華地區(qū)(行政公署駐金華城區(qū))。 1979年9月于金華縣城區(qū)復設金華市。 1981年1月金華縣并入金華市。 1985年5月撤銷金華地區(qū),金華市升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原縣級金華市區(qū)域分設婺城區(qū)和郊區(qū);12月撤銷郊區(qū)復置金華縣。 2000年12月撤銷金華縣,設立金華市金東區(qū),將原金華縣西部的雅畈、安地、白龍橋、瑯琊、蔣堂、湯溪、羅埠、洋埠、長山、沙畈、塔石、嶺上、莘畈、箬陽等14個鄉(xiāng)鎮(zhèn)劃歸婺城區(qū),原婺城區(qū)的仙橋、多湖、東孝等3個鄉(xiāng)鎮(zhèn)劃歸金東區(qū)。 |
夏、商、周時屬越國。 戰(zhàn)國末楚滅越,屬楚國。 秦、西漢時屬會稽郡烏傷縣。 東漢初平三年(192)分烏傷縣西南地置長山縣,境域置縣級政區(qū)始于此。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分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郡治在長山縣。 兩晉時長山縣隸屬東陽郡。 南朝時長山縣分屬東陽郡、金華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建德、太末、豐安縣并入長山縣,改長山縣為吳寧縣;十二年吳寧縣改稱東陽縣;十八年改東陽縣為金華縣。 隋時先后隸屬金華郡、吳州、婺州、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復置太末縣、建德縣,分金華縣為金華、長山2個縣(縣治在今孝順鎮(zhèn));八年廢長山縣并入金華縣。 咸亨五年(674)分金華縣設蘭溪縣;垂拱四年(688)改金華縣為金山縣;神龍元年(705)復為金華縣,先后隸屬婺州、東陽郡。 五代時金華縣隸屬吳越國婺州。 宋時金華縣隸屬婺州。 元時金華縣先后隸屬婺州路、寧越府。 明成化七年(1471)分金華、蘭溪、龍游、遂昌四縣邊境之地置湯溪縣。 明、清時期金華縣隸屬金華府。 1912年廢金華府,直屬浙江省。 1914年屬金華道。 1927年廢道直屬浙江省。 1932年6月屬浙江省第八縣政督察區(qū);9月屬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特區(qū)。 1935年8月屬蘭溪行政督察區(qū)。 1936年屬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區(qū)。 1947年屬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8月屬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5月18日成立金華縣人民政府,隸屬浙江省第八行政區(qū);10月改屬金華專區(qū),析金華縣城區(qū)設立金華市(縣級)。 5月撤銷金華市并入金華縣。 1951年5月15日轄8個區(qū)、62個鄉(xiāng);7月20日復設金華市(縣級)。 1955年11月撤區(qū)并鄉(xiāng),時轄5個區(qū)、30個鄉(xiāng)。 1956年4月轄3個區(qū)、2個鎮(zhèn)、9個直屬鄉(xiāng)、14個鄉(xiāng);9月孝順區(qū)分設為孝順、塘雅2個區(qū),安獅鄉(xiāng)分設為安獅、新獅2個鄉(xiāng),仙橋鄉(xiāng)分設為仙橋、山橋2個鄉(xiāng);11月設城關區(qū),下轄鎮(zhèn)江、濱湖、長山3個鄉(xiāng);12月嶺下鄉(xiāng)分設為嶺下、江東2個鄉(xiāng)。 1957年3月恢復雅畈區(qū)、仙橋區(qū)、秋濱鄉(xiāng)。 1958年9月5日撤湯溪縣并入金華縣;10月以區(qū)為單位建立人民公社。 1960年1月撤銷龍游縣建置,原龍游縣湖鎮(zhèn)公社6個管理區(qū)劃歸金華縣。 1961年9月調整人民公社規(guī)模,恢復區(qū)級建置。 1962年12月22日撤銷金華市(縣級)并入金華縣。 1967年11月30日金華縣人民政府改稱金華縣革命委員會。 1968年4月隸屬金華地區(qū)。 1981年4月金華縣改為金華市(縣級)。 1985年5月15日金華市改設地級市,原境域分設婺城區(qū)和郊區(qū);12月23日復設立金華縣。 12月30日撤銷金華縣,設立金華市金東區(qū)。 |
武義縣境,春秋時期屬越,戰(zhàn)國后期屬楚,秦至東漢為烏傷縣地。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分烏傷永康始置武義縣,屬會稽郡。 吳寶鼎元年(266),分會稽郡西部置東陽郡,武義縣屬東陽郡。 之后武義曾經廢置。 唐天授二年(691)分永康西境又置,改名武成縣,屬婺州。 唐天寶元年(742),婺州復為東陽郡,武成縣屬東陽郡。 唐乾元元年(758)復改東陽郡為婺州。 至唐天祐年間(904—907)武成縣復名武義縣,屬婺州。 五代至宋沿襲。 元至元十三年(1276)婺州改為婺州路,武義縣屬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改婺州路為寧越府,武義縣屬寧越府;至正二十年(1360)正月,改寧越府為金華府,武義縣屬金華府。 明代至清末一直相沿。 清宣統(tǒng)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浙江省成立軍政府,次日金華成立軍政分府,武義縣屬之。 1949年5月9日武義縣解放。 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武義縣設6個區(qū)分轄舊制鄉(xiāng)鎮(zhèn)。 1950年6月,武義縣重新劃建5個區(qū)32個鄉(xiāng)1個鎮(zhèn)。 1956年2月,永康縣桐琴鎮(zhèn)(包括和平、桐三、桐聯、上宅、孫宅、姚村6個村)劃屬武義縣;同年3月,全縣撤區(qū)并鄉(xiāng),劃建為13個鄉(xiāng)、3個鎮(zhèn)。 1958年4月,武義縣設14個鄉(xiāng)鎮(zhèn)。 1958年5月原宣平縣建制撤銷,有16個鄉(xiāng)鎮(zhèn)劃入武義縣,至此全縣設2個鎮(zhèn)、28個鄉(xiāng),武義縣的縣名雖繼續(xù)相沿,但縣境面積從原先的874.23平方千米拓展到1577.2平方千米。 1958年10月武義縣建置撤銷,并入永康縣,原武義縣稱永康縣武義片。 196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恢復武義縣建置,屬金華專區(qū)。 1968年4月金華專區(qū)改為金華地區(qū),武義縣屬之。 1983年,政社分設,恢復鄉(xiāng)、村兩級建制,全縣設6個區(qū)、1個鎮(zhèn)、32個鄉(xiāng)。 1985年5月,金華地區(qū)改為金華市,武義縣屬金華市。 |
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孫策據有江東,分太末、諸暨部分境地立豐安縣,為浦江建縣之始。 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讀史方輿紀要》稱縣治在今治浦陽鎮(zhèn)之西南。 歷三國、兩晉及南朝,豐安曾改屬東陽郡、金華郡。 至隋開皇九年(589)并省江南州縣,廢豐安縣,其地并入吳寧(今金華),立為戍鎮(zhèn),屬吳州總管府東陽郡。 唐天寶十三年(754)析義烏、蘭溪、富陽地置浦陽縣,以境內浦陽江得名,屬江南東道東陽郡,縣治在今浦陽鎮(zhèn)所在地。 五代時屬吳越國之婺州,吳越王錢镠因與吳王楊隆演之父楊行密相仇,上書梁太祖凡郡縣名稱與楊字同音者都予奏改,遂于后梁開平四年(吳越天寶三年,910)改浦陽縣為浦江縣。 其后隸屬關系屢有變動,而浦江之名沿用至今。 民國38年(1949)5月11日浦江解放,隸屬浙江省金華專區(qū)(初稱第八專區(qū))。 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決定撤銷浦江縣建制,除梅江人民公社(相當于區(qū))行政區(qū)域劃歸蘭溪縣外,其余行政區(qū)域并入義烏縣。 1966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準恢復浦江縣,并入義烏縣的原行政區(qū)域復歸浦江,縣城在浦陽鎮(zhèn),屬金華地區(qū)。 1985年6月地區(qū)改市,屬金華市。 |
磐安地域歷史上分屬義烏、諸暨、臨海、東陽、永康、縉云、天臺等縣管轄。 1939年7月1日設立磐安縣。 縣治設大盤,劃縉云縣之雙峰、金峰、潤川、龍門、湖中5個鄉(xiāng)(即原美化鄉(xiāng)之廿八都、廿九都),永康縣之盤峰、五美、翠峰3個鄉(xiāng)(即原孝義鄉(xiāng)之四十五都、四十六都、四十七都),天臺縣之飛山鄉(xiāng)(即積石鄉(xiāng)之三十七都),東陽縣之玉山鄉(xiāng)的廿八都(萬蒼)、廿九都(尚湖)、三十都(山環(huán))和瑞山鄉(xiāng)的三十三都(雙溪)、三十五都(安文)、三十六都(大盤)等都鄉(xiāng)為管轄區(qū)域。 1949年10月30日成立磐安縣人民政府,縣治設安文,設安文、大皿、大盤、尚湖4個區(qū),轄16個鄉(xiāng)。 1958年11月撤銷磐安縣建制,全境并入東陽縣。 1983年7月恢復磐安縣建制,除原屬磐安縣域外,劃入原屬東陽縣之嶺口、玉峰、尖山、胡宅等4個鄉(xiāng),縣治設安文。 |
唐咸亨五年(674)析金華縣西部三河戍地建縣,屬婺州。 縣治在今云山街道。 元元貞元年(1295)升縣為州。 明洪武三年(1370)復為縣。 1914年置金華道,道署駐蘭溪。 1917年道治移衢縣。 1927年直屬于省。 1934年設蘭溪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改稱第四專區(qū),駐地遷金華。 1949年于城區(qū)置蘭溪市。 1950年復并入蘭溪縣。 1985年撤縣設市。 名稱沿用至今。 |
夏商周時屬越國,相傳為越國國都,春秋越王勾踐時遷都至今紹興。 公元前306年,越國被楚國兼并,屬楚國。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秦滅楚,平定楚江南地,置會稽郡,領20縣,烏傷為其中之一。 西漢因秦制,王莽新朝,改烏傷為烏孝,以志顏烏孝德感烏事。 東漢建武初復名烏傷,屬會稽郡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分縣西一部分轄區(qū)置長山縣(轄今婺城、金東、金西3區(qū)及蘭溪市)。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析縣南一部分轄區(qū)置永康縣。 寶鼎元年(266),原會稽郡西部分設東陽郡(郡治在長山,即今婺城區(qū)),烏傷歸東陽郡管轄。 梁、陳兩朝(503-589),東陽郡改金華郡,烏傷仍隸屬之。 隋平陳,金華郡一度改制吳州。 開皇十三年(593),分吳州設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就烏傷置稠(綢)州(因境內稠巖得名)。 六年,稠州分設烏孝、華川(華川,即繡川湖。 縣以湖名)兩縣。 七年,廢稠州兩縣合二為一,始稱義烏,沿襲至今。 民國初,撤府設道,義烏屬于金華道。 1959年底,浦江縣并入義烏,1968年5月析出復置浦江縣。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義烏市。 |
春秋時屬越國。 戰(zhàn)國末楚滅越,屬楚國。 秦統(tǒng)一六國后,屬會稽郡。 西漢初屬荊國,后屬吳國,復屬會稽郡。 東漢興平二年(195)析諸暨縣置吳寧縣,為東陽建縣之始,屬會稽郡,隸揚州。 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吳寧縣屬東陽郡,隸屬揚州。 兩晉時沿襲。 南朝時先后屬東陽郡、金華郡,隸屬婺州、縉州、東揚州。 隋開皇九年(589)廢吳寧入諸暨,分5個鄉(xiāng)入烏傷。 隋時今東陽地分別隸屬越州、婺州,會稽郡、東陽郡。 唐垂拱二年(686)析義烏縣(武德七年改烏傷縣為義烏縣)原吳寧縣故地置東陽縣,縣治即今吳寧鎮(zhèn),隸屬婺州;天寶元年(742)屬東陽郡,隸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屬婺州,隸屬浙江東道;大歷十二年(777)東陽升為望縣。 五代時屬婺州,隸屬吳越國;后梁開平四年(910年)改稱東場縣。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屬婺州武勝軍,隸江南東道;咸平二年(999)復稱東陽縣,屬婺州,隸屬兩浙路。 南宋時屬婺州,隸兩浙東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婺州路,初隸江淮行省,后隸江浙行省浙東道宣慰司;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屬金華府。 明初隸屬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承明制,屬金華府,隸屬浙江省金衢嚴道。 1912年2月廢道府制,直屬浙江軍政府。 1914年6月又行道制,屬金華道,隸屬浙江省。 1927年直屬浙江省。 1935年8月推行行政督察區(qū),先后歷屬浙江省第四、第三、第四、第五、第三、第八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5月成立東陽縣人民政府,駐吳寧鎮(zhèn),隸屬浙江省第八行政公署;10月屬金華專區(qū),年末轄9個區(qū)、8個鎮(zhèn)、36個鄉(xiāng)。 1950年調整為11個區(qū)、2個鎮(zhèn)、122個鄉(xiāng)。 1956年轄6個區(qū)、2個鎮(zhèn)、52個鄉(xiāng)。 1958年9月城關、巍山、玉山、南馬、畫水以區(qū)為單位建立人民公社;11月磐安縣并入東陽縣。 年末轄14個人民公社、77個管理區(qū)。 1961年末轄10個區(qū)、74個人民公社。 1964年轄9個區(qū)、1個鎮(zhèn)、78個人民公社。 1967年1月嶺北人民公社劃歸諸暨縣。 1968年3~9月各人民公社建立革命委員會。 1968年4月屬金華地區(qū)。 1981年1~8月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相繼改為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年末轄9個區(qū)、3個鎮(zhèn)、77個公社。 1983年7月析置磐安縣;8月撤銷人民公社,重建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轄6個區(qū)、2個鎮(zhèn)、55個鄉(xiāng)。 1985年5月15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浙江省撤銷金華地區(qū)實行市管縣給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批復》(85)國函字68號,撤銷金華地區(qū),金華市升為地級市,東陽縣改屬金華市。 1988年5月25日,《民政部關于同意浙江省撤銷義烏縣、東陽縣設立義烏市、東陽市給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批復》民〔1988〕行批8號,撤東陽縣,設立縣級東陽市,由金華市代管。 |
春秋時期,永康地屬越國。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定江南,平百越,建立會稽郡烏傷縣,永康即屬烏傷縣。 漢因秦制。 王莽篡權后烏傷縣改名烏孝縣。 東漢建武元年(25)恢復烏傷縣之名。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以烏傷縣上浦鄉(xiāng)置永康縣。 吳寶鼎元年(266)以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永康屬東陽郡。 晉朝沿用孫吳的建制。 南朝,梁紹泰二年(556),東陽郡設縉[jìn]州,永康屬之。 陳天嘉三年(562年)廢除縉州,不久又改東陽郡為金華郡。 隋開皇九年(589),隋滅陳,廢除金華郡,永康屬吳州。 同年,永康縣被并入吳寧(金華),不久又復置永康縣。 開皇十三年,設婺州,永康屬于婺州。 大業(yè)三年(607),廢婺州為東陽郡。 唐朝,永康為望縣。 唐武德四年(621),擢升為麗州,屬越州總管府,縣治遷至縣城北部。 唐武德八年(625),廢麗州為永康縣,屬婺州管轄。 天授二年(691),從永康縣析置武義縣。 登封元年(696),從永康縣析置縉云縣。 天寶元年(742),改婺州為東陽郡。 乾元元年(758),又將東陽郡設為婺州。 此后至五代十國、兩宋,永康均屬婺州。 五代十國期間,永康縣為吳越國之土。 宋代的永康縣為緊縣,北宋為兩浙路地,南宋則屬兩浙東路。 元代,永康為上縣,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婺州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的軍隊攻取了婺州,永康歸附其下。 后婺州路改為寧越府。 至正二十年(1360)正月,又將寧越府改為金華府,永康屬之。 明朝,永康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華府。 清朝屬浙江省。 1912年廢府置道,永康屬金華道。 1927年,廢除道制,永康縣直屬浙江省。 1939年,將永康縣東北翠峰、五美、盤峰三鄉(xiāng)劃歸大盤山區(qū)(盤安縣前身)。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浙江省政府一度遷方巖辦公(1938-1942),永康縣成為浙江省臨時省會。 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轄區(qū)承舊,屬于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后改為金華專區(qū)。 1958年11月21日,《國務院關于行政區(qū)劃變更的決定》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2次會議通過,撤銷武義縣,其行政區(qū)域并入永康縣。 1961年12月15日,《國務院關于恢復浙江省富陽等7個縣的決定》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4次會議通過,恢復武義縣,以原武義縣并入永康縣的行政區(qū)域為其行政區(qū)域。 1978年后,金華專區(qū)改為金華地區(qū),永康依舊從其管轄。 1985年5月15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浙江省撤銷金華地區(qū)實行市管縣給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批復》(85)國函字68號,撤銷金華地區(qū),金華市升為地級市,永康歸金華市管轄。 1992年8月24日,《關于浙江省撤銷永康縣設立永康市的批復》民行批〔1992〕93號,撤銷永康縣,設立永康市(縣級),域名沿用至今。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