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譚姓在此建村筑寨,初名順天寨,后改名譚莊寨,解放后稱譚莊。 |
明初,馮好賢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故名馮莊。 |
明初,王姓于此建村,因村西廟前有株大柏樹,故名柏樹王。 |
清雍正四年(1726),舒氏來祖從舒莊遷至汾河上游定居,并在河上筑一座橋,名舒橋。隨人口增多,橋東、西兩端都居住有居民。1980年5月,以橋為界劃為兩個村,此村位于橋東,故名舒橋東,簡稱橋東。 |
明初,劉姓在此建村,始名小劉莊;后有卜姓遷居此地,并重修村東“華嚴寺”,改寺名為“卜劉寺”。清末,改村名為卜劉寺。 |
明初,田姓兄弟三人從郾城縣西田莊遷此定居,村名田莊。 |
東姓先祖遷此定居,取村名東郎村。明初,肖、譚二姓姑表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至西華縣肖六村,后遷此居住,因東姓無子嗣承繼,易名肖譚。清初筑寨,隨人口增多譚姓遷到寨外居住,寨外部分稱前譚,寨內(nèi)部分稱后譚,也稱肖譚。 |
東姓先祖遷此定居,取村名東郎村。明初,肖、譚二姓姑表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至西華縣肖六村,后遷此居住,因東姓無子嗣承繼,易名肖譚。清初筑寨,隨人口增多譚姓遷到寨外居住,寨外部分稱前譚。 |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楊姓在此建村筑有樓房,故名楊樓。1981年,因重名更名為楊樓莊。 |
明初,王誠由太康縣官莊遷居商水八里灣。二世時,二門王仁安由八里灣遷此定居,筑有寨,村名稱王寨。1981年,因重名改稱王家寨。 |
明初,侯姓從華陂遷此建村,取名侯莊,不久,陳姓于侯莊旁建村,稱陳莊。明末,傅姓、史姓從城關(guān)傅樓、鄧城楊灣遷來此地,兩村合并,稱侯莊。 |
名含義:明初,馬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故名馬村。 |
明代,地處低洼大坡,常年積水,如湖連綿,故名大連湖。 |
明代建村,因村民以打鐵為業(yè),爐子較多,故稱鐵爐。 |
明末,韓姓來祖從山西洪洞縣遷至韓營定居,后因人多又遷此定居,故名韓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