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青海省 > 海東市 > 化隆回族自治縣 > 阿什奴鄉(xiāng)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阿什奴鄉(xiāng)

[移動版]
地名:阿什奴鄉(xiāng)隸屬化隆回族自治縣
區(qū)劃代碼:632127209代碼前6位:632127
行政區(qū)域:青海省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鄉(xiāng)車牌代碼:青
長途區(qū)號:0972 郵政編碼:810000
轄區(qū)面積:約107.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6000人
人口密度:56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16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阿二村~200鄉(xiāng)中心區(qū)
1745年即現今的阿什努、沙連堡、德恒隆三鄉(xiāng)統稱卡力崗,屬藏族居住區(qū),當時,他們將現今的阿什努一帶稱“阿什努”。阿什努系藏語譯音:意為似天空一樣寬廣,…[詳細]
阿一村~201鄉(xiāng)中心區(qū)
1745年即現今的阿什努、沙連堡、德恒隆三鄉(xiāng)統稱卡力崗,屬藏族居住區(qū),當時,他們將現今的阿什努一帶稱“阿什努”。意為似天空一樣寬廣,故名![詳細]
日芒村~202村莊
日芒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羊隆村~203村莊
公元1646年,這里是藏族牧人的草山,游牧人慣稱羊龍,后演變成羊隆。羊龍系藏語譯音:左溝之意,故名![詳細]
若蘭村~204村莊
清末時期,此地居住著藏族牧民,以牧為主,本村背坡,有一條小路,藏族稱“若蘭”。系藏語譯音意為為山坡路,故名![詳細]
阿藏吾具村~205村莊
系藏語譯音意為:“阿藏”—父親,“吾具”后代或部落,總稱父親的部落或后代之意。十八大家族或部落中的一員,故名![詳細]
松賽村~206村莊
即指松賽邊界,故名。松賽村民委員會:解放前一直稱松賽村,解放初加入高級社,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時成立生產大隊,一九八四年體改時改稱為松賽村民委員會![詳細]
列仁村~208村莊
在明朝期間(公元1368-1444年)期間,從松賽地區(qū)(現今的松賽村)有8戶藏族,因放牧,遷居此村,當時他們定居在一個長臺上,故稱此村為“利仁”,意為…[詳細]
納哈龍村~209村莊
納哈龍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尕加村~210村莊
公元1500年,當地藏族放牧民修建了一座較大的喇嘛教寺院,建筑土木結構,寺內共立100多根柱子,十里八鄉(xiāng)甚有名氣,由此得名尕加。含義:因建筑物柱子較多…[詳細]
全吉村~211村莊
本村村邊有一個澇池,藏族人稱全吉。系藏語譯音意為澇池,故名![詳細]
俄加村~212村莊
在元朝(公元1279-1368)期間,此地屬藏族放牧草山,到清朝(公元1745)后逐年棄牧為農,因他們居住在一個山坡上。得名“俄加”。系藏語譯音:坡面…[詳細]
白加村~213村莊
在明朝年代,即公元1590年前,此村是一片森林,林中猴子較多,到后來,藏族牧民到此地定居放牧,因此地林中猴兒較多,故按當地習慣,稱此地為”白家。白家系…[詳細]
列什東村~214村莊
列什東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賽什庫村~215村莊
早期此地屬藏族游牧草山。系藏語譯音:新草山溝之意,故名![詳細]
多杰拉卡村~216村莊
元朝(公元1279-1368)年期間,從賽什庫村15戶,遷至此地,當時,因他們定居在一塊石臺之上,故稱為“多吉后拉卡”。系藏語譯音:“多則”為石塊,“…[詳細]

地名由來:

阿什奴鄉(xiāng)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阿什努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阿什努鄉(xiāng)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0.6萬,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4.7%。面積107.5平方千米。轄阿什努一、阿什努二、日忙、羊隆、阿藏吾具、若蘭、納哈龍、尕加、白加、全吉、劉什洞、賽什庫、松賽、列仁、俄加、多杰拉卡、合什加17個村委會。民國時為阿藏吾具鄉(xiāng),1950年改設阿什努鄉(xiāng),1958年并入巴燕公社,1962年分設阿什努公社,1984復設阿什努鄉(xiāng)。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阿藏吾縣鄉(xiāng)。

1950年,阿藏吾縣鄉(xiāng)改設阿什努鄉(xiāng)。

1958年,阿什努鄉(xiāng)并入巴燕公社。

1962年,巴燕公社分設阿什努公社。

1984年,阿什努公社復改為阿什努鄉(xiāng)。


以下地名與阿什奴鄉(xiāng)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