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河道村

河道村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移民所建,因位于一河道旁,村中徐氏居多,故名徐河道。后易名河道。明成村。舊屬滑縣。1943年屬濱河縣。1946年屬長垣縣第七區(qū)。1958年建河道生產(chǎn)大隊,屬丁欒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河道村民委員會,屬丁欒鄉(xiāng)。1989年屬張三寨鄉(xiāng)。2010年屬張三寨鎮(zhèn),沿用至今。河道村……。
  1685年魯姓從陽武(今原陽)黑石(今屬原陽縣齊街鄉(xiāng))遷此,因處黃河故道,故名河道。1949年屬三區(qū)。1958年建河道大隊,屬寇莊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河道村民委員會,屬豐莊鄉(xiāng)。1996年屬豐莊鎮(zhèn)。河道村……。
  黎陽街道河道村位于�?h城東1.5公里處,距黎陽街道辦事處駐地0.5公里。耕地420畝,主要經(jīng)濟作物為小麥、玉米。7個村民小組,村民共318戶,1860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4人,兩委干部總4人,其中女干部1人,村文件管理員1名,中共正式黨員76名。河道村委會2016年被授予“平安建設個人”,2017年“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單位”,2018年“雙禁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環(huán)境污……。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十二年(1414)王姓兄弟3人自山西洪洞遷來,老三遷此定居,因此地是黃河故道,所以稱河道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十六年(1537)《內(nèi)黃縣志》載有“河道村”。1950年設村。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轉(zhuǎn)高級社。1958年成立河道大隊,隸屬后河公社。1984年成立河道村民委員會,隸屬后河鄉(xiāng)。1998年后河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稱后河鎮(zhèn)河道村民委員會至今。河道村……。
  河道村:距鎮(zhèn)政府駐地2.1公里處,現(xiàn)有118戶469口人,1個自然村。耕地面積2061畝,人均耕地4.39畝。2008年人均純收入2410元。全村通水通電。 以種養(yǎng)業(yè)為主。全村牛存欄170頭,羊存欄450頭,豬存欄190頭,種植西瓜170畝,辣椒95畝,09年實現(xiàn)總收入221萬元。蘋果種植:果園面積1300畝,以現(xiàn)代果業(yè)項目建設為契機,大力推廣四大關鍵技術(shù),精耕細作,科學管理,年均收入達到500萬……。
  河道溪位于該村境內(nèi),村名遂借取溪名為名。地方政權(quán)建立后叫河道大隊,1996年成立村民自治組織,設立河道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河道村位于擂鼓鎮(zhèn)西北部,現(xiàn)轄6個村民小組,217戶664人,其中勞動人口307人。目前河道村林地面積15400余畝,耕地800.2畝,人均耕地1.19畝。本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務工收入和種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主要以養(yǎng)豬種柳杉為主。……。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