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趙橋村

趙橋村

  基本概況:趙橋村位于墳臺鎮(zhèn)東部,南鄰陶樓村,東鄰二郎,該村于2006年10月30日由原鄒營村、趙橋村合并而成,總面積5293平方米。16個自然村,1235戶,總人口4219人,總耕地面積6293畝。該村于2006年成立于黨總支,5個黨小組,現有黨員94名。特色產業(yè):本村在鄒營示范優(yōu)質小麥種植基地、養(yǎng)殖業(yè)主要有規(guī)模養(yǎng)豬�!�。
  趙橋鄉(xiāng)趙橋村位于趙橋鄉(xiāng)集鎮(zhèn)中心,村委會占地總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30平方米,南靠雙溝鎮(zhèn),北臨十九里鎮(zhèn),距雙溝集鎮(zhèn)約13公里,距十九里集鎮(zhèn)約10公里,亳古路和梅北路跨村而過,所以本村交通比較便利。趙橋村由原來的4個行政村合并組成,現所轄自然村26個,總戶數2143戶,人口8532人,有黨員142名,現有村兩委人員11名現全村總耕地面積15800畝。趙橋村現有村兩委人員11名,其中一名選聘……。
  趙橋村位于固鎮(zhèn)縣北部,仲興鄉(xiāng)東部,區(qū)劃調整后現屬仲興鄉(xiāng)轄區(qū),土地面積5100畝,人均土地面積3畝,現轄5個自然莊,10個村民小組,決人口1700人,村內交通便利,村內有水泥路二條,表年路東西3華里,中干溝路南北2.5華里,貫通村里交通。村里有支部委員3名,村委會委員3名,村支部一班人始終以五個好為目標,堅持抓好黨建,促進經濟,著力發(fā)展地方經濟,搞好支部建設、黨務、村務全面公開,村里各項事業(yè)得到全面……。
  趙橋村位于豐樂鎮(zhèn)西北部,與花崗鎮(zhèn)相連。現有村民組17個。共有土地2615畝,其中有360畝退耕還林。外出務工人員將近500人,總人口1642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8人。外出黨員13人。農業(yè)以油菜、小麥、水稻種植業(yè)為主,兼有零星養(yǎng)殖業(yè)。 基層組織有活力。圍繞新時期基層組織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新任務,趙橋村兩委以先進性教育、科學發(fā)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契機,以“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為落……。
  趙橋村位于南運河西側,建有趙橋完小,總人口2965人,流動人口474人,村域面積7344畝,耕地面積6120畝,黨員56人,村兩委7人,以農業(yè)種植為主。……。
  村民趙姓居多,村莊緊靠引河橋,故名趙橋。趙橋村……。
  趙橋村村情概況一.基本情況(一)趙橋村基本情況1.村域情況。趙橋村位于光山縣城東南部,斛山鄉(xiāng)西北部,光山火車站部,距離縣城3公里,北與紫水前樓村隔河相望,東鄰火車站,南接良種場.地理位置優(yōu)越.也是光山縣交通樞紐重要村.西有大廣高速.南至光山火車站智慧大道.穿過京九鐵路.在建天賜路從趙橋村中心穿過.距離鄉(xiāng)鎮(zhèn)府12公里全村轄16個村民組.全村共計419戶(公安戶籍422戶),現總人口2104,(公安戶……。
  高廟鄉(xiāng)趙橋行政村位于高廟鄉(xiāng)東南部,轄趙橋、艾莊、裴莊、五里莊等四個自然村,八個村民小組�?側丝�544戶,2100人,全村耕地面積4330畝。牛高路、裴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 趙橋村經濟發(fā)展思路為依托市場,在以小麥、小辣椒、玉米、棉花為主的種植業(yè)基礎上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目前每年小麥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360萬斤;小辣椒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60萬斤;玉米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150萬斤;棉花種植面積……。
  明洪武年間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名趙營。因村西建廟,又稱趙廟。民國初修橋,亦稱趙橋。清末民初屬桐柏里。1936年屬都司聯(lián)保。1941年屬萬全鄉(xiāng)。1949年屬都司鄉(xiāng)。1958年屬林扒公社稱趙營大隊。1969年屬都司公社稱趙營大隊。1982年屬都司公社稱趙橋大隊。1983年趙橋大隊改為趙橋村民委員會,屬都司鄉(xiāng)。1998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仍屬之。都司鎮(zhèn)趙橋村位于都司鎮(zhèn)北1公里處,全村轄 5個自然村,1950人,……。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趙姓十四世人在村南修石橋一座,樹碑一座,稱趙橋。1949年屬第四區(qū)。1954年稱趙橋行政村,屬虞城縣稍崗區(qū)。1956年稱趙橋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屬三莊鄉(xiāng)。1958年稱趙橋生產大隊,屬三莊人民公社。1961年歸屬楊集區(qū)。1975年屬稍崗人民公社。1977年屬三莊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趙橋村委員會,屬三莊鄉(xiāng)。2005年三莊鄉(xiāng)并入稍崗鄉(xiāng),屬稍崗鄉(xiāng)。2014年稍崗撤鄉(xiāng)設鎮(zhèn),屬……。
  明代,趙氏家族從山西洪洞遷移而來,走到一座石橋處,趙氏家族決定停下休息,在此建莊,得名趙橋。1949年屬辛集區(qū)(鹿邑縣第六區(qū))。1956年屬辛集鄉(xiāng)。1958年為辛集人民公社趙橋大隊。1983年為辛集鄉(xiāng)趙橋村民委員會。1990年為趙橋村民委員會,屬辛集鎮(zhèn)至今。趙橋村……。
  因趙氏在此居住,區(qū)域內有座橋而得名。清末民初,屬汝陽縣。1913年,汝陽縣更名為汝南縣。1949年,屬汝南縣水屯鄉(xiāng)。1950年,屬汝南縣第三區(qū)。1958年,撤鄉(xiāng)建社,屬汝南縣水屯人民公社。1980年,由鐘樓生產大隊和關帝廟生產大隊各分出5個自然村,成立趙橋生產大隊,屬水屯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建鄉(xiāng),改置為趙橋村民委員會,屬水屯鄉(xiāng)。1998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屬汝南縣水屯鎮(zhèn)。2001年,將汝南縣水屯鎮(zhèn)……。
  清嘉慶年間,從趙老家遷來趙姓。之后,又遷來鄒,雷,張諸姓。為行走方便在枯河上建橋,初名張橋,后趙姓人多,又有人官居總兵,改名趙橋。村以橋命名。1949年屬項城縣第四區(qū)。1958年屬鄭郭公社。1983年成立趙橋村民委員會,屬鄭郭鄉(xiāng)。2001年屬鄭郭鎮(zhèn)。2016年12月屬東方街道。趙橋村……。
  明弘治三年(1490),趙氏從山東益州遷居河南趙寨居住。明末,從趙寨遷至此地居住,因此地有座小橋,故名趙橋。1958年設立趙橋生產大隊,屬北楊集人民公社。1983年設趙橋村民委員會,屬北楊集鄉(xiāng)。2017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歸北楊集鎮(zhèn)至今。趙橋村……。
  鎮(zhèn)南2.5千米,清代光緒年間,姓趙的始住。村民趙自然自籌物資,在礓石河上修座過車石橋,人稱趙橋,村以橋名。明、清屬南陽府新野縣。民國時期屬新野縣新甸鋪區(qū)高營鄉(xiāng)栗湖趙保。1947年屬湖北省襄陽縣程河區(qū)栗湖趙鄉(xiāng)。1953年屬龍?zhí)秴^(qū)栗湖趙鄉(xiāng)。1956年2月屬蒼臺中心鄉(xiāng)。1958年建趙橋大隊,屬郭灘人民公社大隊。1961年5月屬郭灘區(qū)蒼臺人民公社。1968年8月撤區(qū)屬蒼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趙橋……。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