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臨汾市 > 洪洞縣 > 大槐樹鎮(zhèn)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大槐樹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大槐樹鎮(zhèn)隸屬洪洞縣
區(qū)劃代碼:141024100代碼前6位:141024
行政區(qū)域:山西省 地理分區(qū):華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晉L
長途區(qū)號:0357 郵政編碼:041000
轄區(qū)面積:約00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14.01萬人
下轄地區(qū):14個社區(qū)、39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常一社區(qū)~001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農業(yè)合作化時,因以種蔬菜為主,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詳細]
常二社區(qū)~002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農業(yè)合作化時,因以種蔬菜為主,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詳細]
常三社區(qū)~003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農業(yè)合作化時,因以種蔬菜為主,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詳細]
常四社區(qū)~004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農業(yè)合作化時,因以種蔬菜為主,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詳細]
常五社區(qū)~005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農業(yè)合作化時,因以種蔬菜為主,四季常青,故名常青。…[詳細]
城東社區(qū)~006鎮(zhèn)中心區(qū)
村北靠玉峰山,玉峰山形似蟠龍,村居其左,取名左龍莊。解放后,與社東、南莊連成一片,因居縣城之東,故改稱城東![詳細]
梗壁社區(qū)~007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該村前處洼地,名龍泉溝。明代地震,村莊下沉,村民遷于堡上。依堡梗阻澗河洪水,故名梗壁![詳細]
澗橋社區(qū)~008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村居洪安澗河之南,卅眼橋之畔,依澗水及石橋取名澗橋![詳細]
莊園社區(qū)~009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始張姓人在此以種菜為業(yè),名張家園。張姓遷走改名園里。園之東有小莊,名莊里。清初兩村合并,稱莊園。又傳,東漢大將姚期,告老還鄉(xiāng)在此種菜養(yǎng)花,故名園里![詳細]
西池社區(qū)~010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相傳,村西南原有一天然水池,常年不涸,故名西池![詳細]
前坡底社區(qū)~011鎮(zhèn)中心區(qū)
該村原名鳳陽村。后因村處玉峰山前坡之下,改名前坡底。…[詳細]
后坡底社區(qū)~012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因位于玉峰山后坡下,故名。根據(jù)洪政發(fā)【2014】89號文批準成立,沿用至今。2019年行政村合并,后坡底村民委員會并入后坡底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屬大槐樹鎮(zhèn)…[詳細]
賈村社區(qū)~013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相傳,春秋末期,賈伯的后代居此,故名賈家莊,后改稱賈村![詳細]
彎里社區(qū)~014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因地處汾河東岸,在汾河階地彎曲之處,故名彎里![詳細]
李堡村~207村莊
始為賈姓居住,名賈家洼。明代李姓遷至村北土堡內居住,后輩興旺,改名李堡。所轄自然村:李堡、李堡店![詳細]
南辛堡村~208村莊
光緒三年災疫盛行,全村只有堡子內一人幸存。后遷居者增多,依辛苦創(chuàng)業(yè)而名辛堡。洪趙合并后,為與趙城辛堡有別,改名南辛堡。…[詳細]
南周壁村~209村莊
周姓始居,原名周家圪塔。后村莊擴大,民國17年分為東、北、南三個周壁,該村偏南,故名南周壁![詳細]
東周壁村~210村莊
原名周家圪塔,民國17年分村,該村居東,故名東周壁。…[詳細]
北周壁村~211村莊
原名周家圪塔,民國17年分村,該村居北,故名北周壁![詳細]
東馮堡村~212村莊
據(jù)傳在清朝時,該村與西馮堡原為一社,馮姓人居多,同稱馮堡。民國29年分村,該村居東,故名東馮堡。又據(jù)傳,這里原先墳墓多,人稱墳堡,因墳字不雅,依馮姓改…[詳細]
西馮堡村~213村莊
村名來歷同上,該村居西故名西馮堡。1949年屬洪洞縣一區(qū)。1956年屬城關鎮(zhèn)。1958年屬城市人民公社。1984年屬城關鎮(zhèn)。1987年設立西馮堡村民委…[詳細]
永一堡村~214村莊
相傳村原名南陽堡,苗姓惡霸據(jù)土堡為王,欺壓百姓。苗霸死,眾人壓其尸于磨盤下,建塔于其上,以期永遠安寧,因之改為永寧堡。清末改為永凝堡!八那濉睍r改凝為…[詳細]
東永一村~215村莊
該村原住李、衛(wèi)兩大姓,取名李衛(wèi)村。為使大家團結一致,更名永凝。因在西永凝之東,故名東永凝,四清時改“凝”為“一”。所轄自然村:東永一、南窯![詳細]
西永一村~216村莊
原為東永一耕地,后逐漸有了住戶,發(fā)展為莊,因在東永一之西故名西永一。永一原為永凝,有團結安寧,永遠相居一處之意!八那濉边\動中簡化。…[詳細]
南磨村~217村莊
該村原為東永一村的一片耕地,后發(fā)展為村莊,依水渠建有水磨,故名南磨上![詳細]
北官莊村~218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明代前,與南官莊為一村,稱飲馬莊。明永樂年間,村南設亭,迎送官員,改稱官莊。1920年兩村分設,該村居北,故名北官莊![詳細]
南官莊村~219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明代前該村與北官莊為一村,稱飲馬莊。明永樂間,村南建橋一座,設亭迎送文武官員,改稱官莊。1920年兩村分設,該村居南,故名南官莊![詳細]
窯上村~220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相傳汾河西岸鄭家莊被洪水淹沒,人們遷于此地,住于破窯洞內,故名窯上。…[詳細]
南王村~225村莊
據(jù)傳,堯王子丹朱,在北方防守。聞其父將禪位于舜,即南下平陽欲勸堯王,途經(jīng)此地病逝,故名南王![詳細]
苗村村~226村莊
苗姓始居于此,故名苗村。1949年屬洪洞縣一區(qū)。1956年屬南王鄉(xiāng)。1958年屬雄火人民公社。1984年屬南王鄉(xiāng)。1987年設立苗村村民委員會。屬南王…[詳細]
侯家堡村~227村莊
是村居高崖,筑有圍墻,侯姓始居,故名侯家堡。…[詳細]
南玉村~228村莊
相傳,清康熙間,苗村之南的里衛(wèi)村被水淹沒,村人遷此,苗姓居多,名苗玉村。后因北有北玉,該村居南,改名南玉村![詳細]
北玉村~229村莊
據(jù)傳是村初名城公村,后依地勢改名臥龍溝。嘉慶十三年掘一碑:“本村居谷之中”。故改峪村,簡化為玉村,村居北,故名![詳細]
下紀落村~230村莊
舊志載:西漢名將紀信為趙城人,在滎陽救劉邦脫險后身死,靈柩運回,為紀念紀信,劉邦命坡下為下紀落,坡上為上紀落。是村居坡下,故名下紀落![詳細]
上紀落村~231村莊
舊志載:西漢名將紀信趙城人,在滎陽救劉邦脫險后身亡,柩運回安葬。為紀念紀信,劉邦命坡上為上紀落,坡下為下紀落,該村居上,故名上紀落。所轄自然村:上紀落…[詳細]
溝東村~232村莊
位于上紀落東,隔溝相望,原二村為一社,清末分社,以其位置而名溝東。…[詳細]
秦家莊村~233村莊
相傳,清初上紀落部分人遷此,秦姓較多,故名秦家莊![詳細]
大胡麻村~234村莊
相傳是村先前盛產(chǎn)胡麻,依特產(chǎn)而名胡麻村。后村擴大,分為二,該村大,人口多,故名大胡麻![詳細]
董家溝村~235村莊
原為大胡麻村東之一條溝,董姓始居,故名董家溝![詳細]
北辛堡村~236村莊
相傳,先前居民辛苦勞動為生,以堡而居,故名辛堡。1954年洪趙合并,為與洪洞辛堡區(qū)別,更名北辛堡![詳細]
小胡麻村~237村莊
相傳,此地適種胡麻,與大胡麻原為一村,后村莊擴大,分為二村,是村人少,故名小胡麻。…[詳細]
三陽堡村~238村莊
相傳,始居者為郭、崔、張三姓,名三姓堡。后安澤一行人死于此,該處為洪趙分界,于是三縣知縣在此處理此案,事畢,安澤知縣摘《易經(jīng)》“一陰而為三陽”在堡門題…[詳細]
馮張村~240村莊
據(jù)傳,明代河南遭災,有馮、張兩姓逃難來此居住,依姓而名馮張![詳細]
秦堡村~241村莊
相傳該村建有廟宇,構成鳳凰展翅之勢,名鳳凰村。后因兵燹,村人逃離,秦壁村人遷入,在土堡居住,改名秦堡![詳細]
秦壁村~242村莊
據(jù)傳,元末明初,陜西米脂縣連遭荒旱,先有崔姓逃難于此,筑土堡定居,名崔家堡。后又有米脂棗林莊張姓、高姓逃難至此,挖窯居住,依陜西簡稱秦,村在洪崖壁之下…[詳細]
姚莊村~243村莊
據(jù)該村廟中碑文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部下名將姚期生于此地,故名姚莊![詳細]
北營村~246村莊
原名龍坡,后東魏孝靜帝派大將木耳連杰扎營于此,改名營里,清中葉分為南、西、北三村,該村居北,故名北營![詳細]
南營村~247村莊
相傳春秋末即有此村,因汾澗二河會合于村西坡,故名龍坡。后東魏孝靜帝在此駐軍,改名營里。至清中葉,營里依方位分為三村,該村居南,故名南營里![詳細]
王村村~248村莊
據(jù)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有一將軍在此稱王,故名王村。…[詳細]
張村村~249村莊
張姓始居,故名張村。距縣城七華里,俗稱七里張村![詳細]
左北村~250村莊
據(jù)傳,東魏孝靜帝駕臨麻城時,為防異族侵犯,在該村建壁壘防守,因名佐弼,后寫作“左壁”,1962年分為兩個大隊,該村居北,故名左北![詳細]
左南村~251村莊
據(jù)傳東魏孝靜帝駕臨麻城時,為防異族侵犯,筑高墻于此地,因名佐弼。后改為“左壁”。1962年分為兩個大隊,該村居南故名左南。…[詳細]
東營村~252村莊
該村建于1958年,原為南營村一片耕地,因距村遠,耕作不便,南營部分人遷居于此,因位于南營之東,故名東營![詳細]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聞名世界的明代遷民遺址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故名。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qū)

基本介紹:

大槐樹鎮(zhèn),2001年由原來的南王鄉(xiāng)、城關鎮(zhèn)、馮張鄉(xiāng)合并組成。東與明姜鎮(zhèn)、廣勝寺鎮(zhèn)、蘇堡鎮(zhèn)、曲亭鎮(zhèn)為鄰,西隔汾河與辛村鄉(xiāng)相望,南與甘亭鎮(zhèn)相連,北與趙城鎮(zhèn)接壤。全鎮(zhèn)轄6個居委會,54個村委會,59個自然村,45716戶,140103人。全系漢族。

-

地理環(huán)境

鎮(zhèn)政府駐縣城玉峰路全鎮(zhèn)地勢東高西低,汾河自北部趙城鎮(zhèn)入境,蜿蜒向南流去,洪安澗河自東部蘇堡鎮(zhèn)入境,向西注入汾河。

南同蒲鐵路和霍侯一級公路自北向南平行而過,洪(洞)廣(勝寺)公路自南向東,進入廣勝寺鎮(zhèn),洪(洞)古(縣)公路自西向東,進入蘇堡鎮(zhèn),洪(洞)三(交河)公路由縣城向西經(jīng)汾河大橋進入辛村鄉(xiāng)。境內有洪洞車站,交通極為便利。

+查看詳細大槐樹鎮(zhèn)概況>>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屬洪洞縣一區(qū)。

1954年設立城關鎮(zhèn)。

1957年改為城關鄉(xiāng)。

1958年成立雄火人民公社。

1961年設立城市人民公社、雄火人民公社、辛堡人民公社、馮張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城關人民公社。

設立城關鎮(zhèn)。

2001年撤銷南王鄉(xiāng)、馮張鄉(xiāng)、城關鎮(zhèn),合并設立大槐樹鎮(zhèn)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