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 > 鞏義市旅游

鞏義市旅游景點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qū)東10公里的站街鎮(zhèn)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杜甫一生創(chuàng)作了3000多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矛盾,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詩政治性現(xiàn)實性、人民性、藝術(shù)性都很強,唐代詩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元稹也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稱杜甫的濤是“政治詩”。所以長期以來,杜甫的詩被稱為“史詩”,杜甫也被后人尊為“詩圣”。鞏義是詩圣的故鄉(xiāng),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詩人高尚的性情,詩人……[詳細]
竹林長壽山
   竹林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東部,處在省會鄭州與古都洛陽之間。竹林長壽山景區(qū)不僅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而且旅游資源豐富,望舅臺、筆架山、桃樹溝、杏樹嶺、福龍壽龜、千年古橿、三星宮,是遠離喧囂、回歸自然、放飛心情、陶冶情操的最佳休閑樂園。長壽山景區(qū),總面積5.5平方公里,滿目青山疊翠,如詩如畫,深秋季節(jié),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如霞似錦,長是以生態(tài)旅游和休閑觀光為特色的窗口景區(qū)。長壽山,原名叫“龍龜山”,又叫“三樹嶺”。因這里有久居仙山的自然景觀石龍、石龜,還有樹齡超過千年、崢嶸蒼勁的三棵老橿樹而得名。2006年10月,原中紀委常務副書記、河南省委書記、竹林發(fā)展顧問侯宗賓同志第九次視察竹林時,被龍龜山景色所感染,更得……[詳細]
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四川劉文彩莊園、山東牟二黑莊園,被稱為全國三大莊園,位居三大莊園之首,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范。該景區(qū)位于河南鞏義市康店鎮(zhèn),距市區(qū)4公里,莊園始建于明末清初,由十九部分組成,占地240余畝,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它的石雕、木雕、磚雕,被譽為中原藝術(shù)的奇葩。此外康氏家族以財取天下之抱負,利逐四海之氣概,歷經(jīng)四百年而不衰,成為豫商成功的典范,康百萬莊園也被譽為“豫商家園”。“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康應魁家族的統(tǒng)稱,鞏義康家,上自六世祖康紹敬,下至十八世康庭蘭,大膽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一直富……[詳細]
天井院
   天井院,老百姓習慣稱之為“窯坑”,是我國黃土高原一帶民居的寵兒,也是鞏義市的特色民居之一。天井,是“四周或三面房屋和圍墻中間的空地,其形如井而露天,故此為名(見《辭!贰疤炀睏l)!蓖贫鴱V之,中原一帶把“窯坑”也稱之為“天井院”。鞏義地處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土層厚,系長期堆集而成,老百姓稱之為“臥土”,有利于天井院和窯洞的開挖。天井院的形狀有二,即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大小不一,可根據(jù)土地面積、地形、居住人口的數(shù)量、經(jīng)濟實力綜合考慮決定,最大者為“方三丈”(即長、寬、深均為10米的正方體形),深度一般在6米左右(也有更深的,但出入更加不便),可打窯7—15孔。窯洞的深度,一般在10米左右,寬度在……[詳細]
宋陵
   宋陵,北宋皇帝(960-1127年)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一五”期間國家100處大遺址保護重點工程之一,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宋陵地處鄭州、洛陽之間的鞏義市,隴海鐵路穿境而過,開洛高速貫穿東西,南有嵩山,北有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被人譽為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風水寶地,是中國中部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皇陵群,占地面積約156平方公里,共有300余座陵墓,現(xiàn)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這個巨大的陵墓群,幾乎涵蓋了北宋所有的皇帝,北宋九帝中除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鞏義,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詳細]
鞏義石窟寺
   鞏義石窟寺位于鞏義市區(qū)北15公里的黃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時(公元471—499年),F(xiàn)存石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余塊。石窟寺背依邙山,面臨洛河、山光水色、秀麗多姿,古有“溪霧岸之幽棲勝地”的贊譽。與著名的黃河、洛河交匯處匯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建于6世紀北魏尊崇佛法的盛期的石窟寺,依山開鑿五窟。五窟中以第一窟的規(guī)模最大,面積為6米見方?咧械牡裣,大部分取材于《妙法蓮花經(jīng)》,部分則采自漢魏兩晉以來的本土藝術(shù)傳統(tǒng),是外來宗教與本土文化融合的優(yōu)秀藝術(shù)作品。石窯寺面積有有9000平方米,院內(nèi)視野開闊,綠化美麗,是理想……[詳細]
浮戲山雪花洞
   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3A級景區(qū),省級首批風景區(qū),位于鄭州西南58公里處的鞏義市新中鎮(zhèn),自古即聞名遐邇的浮戲山,集石英巖、喀斯特、黃土丘陵三種地貌景觀于一體,薈萃北國江南風光于一區(qū),繪成了“天集云色,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竅怪狀,林色奇葩,廟宇星羅,勝跡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鞏境“小桂林”之譽。雪花洞的發(fā)現(xiàn),使古景又增新容,實為中華文明攬勝之名珠。雪花洞是發(fā)育在石灰?guī)r地區(qū)的一個天然溶洞,全長1110米,共分三廳一走廊,面積約4000平方米。雪花洞是一個奇妙的地下世界,它“寂靜、幽雅、深邃,洞內(nèi)終年恒溫,保持在15℃左右,是游覽觀光的宜人去處。中國地質(zhì)學會洞穴研究協(xié)會會長朱學……[詳細]
青龍山慈云寺
   青龍山慈云寺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zhèn)民權(quán)村,距鞏義市區(qū)20余公里。這里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戀聯(lián)亙、林木掩映、環(huán)境十分幽靜,是休閑渡假的理想境地。慈云寺始建于漢代,是鞏義第一叢林。據(jù)寺內(nèi)碑載:“東漢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建白馬寺于洛陽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云禪寺”。所以稱慈云,是說佛之慈心廣大如云,蔭庇整個世界。慈云寺歷經(jīng)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xù)至今,它經(jīng)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貞觀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由于戰(zhàn)亂和災荒,曾—度荒廢。從明正統(tǒng)九年(公元1444年)開始,……[詳細]
浮戲山楊樹溝
   楊樹溝景區(qū)地處河南省省會鄭州西部,距鞏義市34千米,距鄭州約68千米。景區(qū)于2008年6月份開建,如今已具備基本完善的基礎(chǔ)設(shè)施。景區(qū)游覽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張金保書記為主的紅色旅游;一是以自然風光、休閑體驗為主的體驗式旅游。 景區(qū)開發(fā)了中原地區(qū)大型“真人CS”對抗基地(已經(jīng)投入使用)、徒手逮獵場、空中滑索,中原首家大型房車基地,拓展訓練基地等精典項目。景區(qū)內(nèi)植被茂密,覆蓋率較高。方圓十公里域內(nèi)植物種類達590種,野生花卉達68種,樹類以櫟樹、青檀、山楂、黃櫨居多,在茂密植被間有杜仲、二花、連翹、柴胡、羊角葉、何首烏等幾十種中草藥。金秋季節(jié),葉黃果紅,滿眼豐收景色,初霜過后,黃櫨葉紅,呈現(xiàn)“滿山霜……[詳細]
偃月古城
偃月古城AAA免費
   偃月古城景區(qū)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河洛鎮(zhèn),是集參禪禮佛、休閑養(yǎng)生、石窟觀光、民俗展示、購物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旅游區(qū)。偃月古城是最具中原特色的風情古鎮(zhèn),建筑設(shè)計以原址歷史“偃月城”為基礎(chǔ),景觀設(shè)計融入中原河洛文化元素。通過“帝后禮佛”演繹、“豫劇文化”展演、“民風民俗”展示、“中原名吃”體驗等互動,還原中原河洛一帶地區(qū)歷史文化實景,近距離為游客展示中原文化魅力,展現(xiàn)河洛地區(qū)濃厚的歷史積淀,傳承文化經(jīng)典。目前,偃月古城首期景觀:河洛文化街、河洛景觀街、河洛美食街、河洛民俗體驗街、河洛非物質(zhì)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墻、河洛戲曲廣場、河洛民俗大舞臺、非遺表演廣場、佛山禪湖全部落成,于2017年10……[詳細]
鞏義市博物館
   鞏義市博物館位于市區(qū)杜甫路北側(cè),宋永昭陵東南隅。1997年由鞏義市政府投資2200萬元動工修建,2001年l0月正式建成開館,占地25畝,總建筑面積12300平方米。博物館由文物藏品庫、陳列大廳、辦公樓、服務樓等建筑設(shè)施組成,建筑風格為園林式仿古建筑屬市級博物館中之首。鞏義市博物館現(xiàn)有文物藏品近3萬件,展廳計劃陳列800余件,現(xiàn)已布展500余件。主要陳列的有《洛汭瑰寶》、《北宋皇陵》、《石刻藝術(shù)》、《陶瓷精粹》、《唐宋三彩》、《木雕玉器》、《臨時展覽》等七個部分、12個展廳。陳列展品有烘溝遺址出土的ll萬年前人類使用過的打制石器,鐵土溝遺址出土的裴李崗文化時期的石磨盤、石磨棒,日用陶器和曾被盜……[詳細]
伏羲臺遺址
   伏羲臺遺址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洛口村。坐落在黃河南岸,黃河與洛河交匯處東部的夾角地帶,高出河岸80米的臺地上。遺址于1984年發(fā)現(xiàn),由于當?shù)匕傩辗Q此地為“伏羲臺”,據(jù)此命名為“伏羲臺遺址,據(jù)先秦典籍記載,黃帝、伏羲、堯、舜、禹等均在洛汭“修壇沉璧”,祭天祭川,遺址西北有傳說中的伏羲臺。1992年5月,經(jīng)有關(guān)單位、專家認定此處為當時祭天場地。晉•王嘉:《拾遺記》卷一:“伏羲為上古,觀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圖書著其跡,河洛表其文!鼻迩∈辍鹅柨h志》載,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曾在此敕建“羲圣祠”,元代曹鐸又在祠側(cè)建“河洛書院”。遺址由于黃河向南滾動,部分塌陷河內(nèi),臺地上地勢平坦……[詳細]
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位于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qū)、回郭鎮(zhèn)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于五國城外,其余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臣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從公元963年開始營建宋陵,前后經(jīng)營達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堪稱為露天藝術(shù)博物館,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藝術(shù)的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各陵園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組成,圍繞陵園還建筑有寺院、廟宇和行官等。陵臺植松柏,橫豎成行,四季長青。陵園內(nèi)種松柏,陵區(qū)四周種值枳橘。宋陵有龐大的石刻……[詳細]
康北古城址
   康北古城址位于鞏義市康店鎮(zhèn)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東延部的坡頭上。面積4萬平方米。東西筑城墻,南北臨深溝,東有洛水,南有黑石古關(guān),西有邙嶺,北有黃河天險,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東漸次傾斜,直至平灘河沿。戰(zhàn)國時期,周顯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鞏,與西周洛陽相對稱東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呂不韋滅東周,周亡。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秦統(tǒng)一六國后,在此置鞏縣城,屬三川郡,漢時屬河南郡,北魏時將縣治遷至東10公里的鞏縣老城。清同治五年重修了磚拱碹寨門,咸豐元年修了“鞏王閣(紅閣)”,并刻碑闡述《鞏王廟原委》,還修了一殿、二殿、東西廊廟、山門、踏階等!稇(zhàn)國策》、《史記》、《漢書》、《藏書……[詳細]
杜甫誕生窯
   在鞏義市站街鎮(zhèn)南瑤灣村,有一處圣地,背靠筆架山,面臨東泗河,山前是一片碧綠的原野,東泗河從中間流過,河水潺潺,清澈見底,兩岸楊柳搖曳,風景秀麗,這富有詩情畫意的山村,不僅為明清八景之一——“泗河煙柳”,更因唐代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誕生而吸引著華人及全世界的關(guān)注。杜甫,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杜依藝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以后其祖父杜審言,其父杜閑均居于此。唐太極元年(公元712年),詩圣杜甫(712年—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一孔窯洞中,這孔窯洞因此命名為杜甫誕生窯,杜甫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在鞏義還流傳著杜甫康水采文的故事。1963年,杜甫……[詳細]
葦園瓷窯遺址
   葦園瓷窯遺址位于鞏義市米河鎮(zhèn)葦園村。村中間有一條小河流過,當?shù)厝罕姺Q為廟路河,又叫葦園河。葦園瓷窯遺址由此而來。小河將葦園村分為東葦園、西葦園兩個自然村莊。葦園瓷窯遺址即分布于小河兩岸,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500米,東至東葦園山腳,西至西葦園山根,南至葦園水庫,北至茶店河沿,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 1957年7月,故宮博物院馮先銘、李輝炳等同志到此調(diào)查并發(fā)現(xiàn)遺址。1976年,河南省文物部門和鞏縣文管會聯(lián)合對葦園瓷窯遺址調(diào)查。1987年3月,葦園瓷窯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鄭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3月,日本著名陶瓷學者楢崎彰一與南京大學歷史考古教研室主任、文學博士熊海棠和考古學教授秦……[詳細]
鞏義興佛寺
   興佛寺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七里鋪村委東北1000米的蓮花山頂上。南依橫嶺,北臨黃河,邙嶺青蔥,風景如畫。該寺創(chuàng)建于明崇禎十年(1637),關(guān)于其建寺原由在《重修興佛寺創(chuàng)建配殿山門功成碑記》碑文中可略有所見:“茲為往來通衢要路,去大河未遠;洪波巨浸泛濫無常,當建興佛寺于山上,收斂風氣,砥中流而過險阻,俾居者有平土之樂,行者無道阻之患!迸d佛寺原有山門、十王圣殿、大雄寶殿等,今僅存大雄寶殿。清康熙13年擴建地藏十王殿,清康熙56年重修,乾隆11年建鐘樓,以后屢次增修。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寺內(nèi)建筑漸遭破壞,山門、鐘樓、配殿等,均在“文革”前被毀,F(xiàn)僅存的大雄寶殿,座南朝北,東西長11.2米,南北深8.20米,硬……[詳細]
福昌寺
   福昌寺位于鞏義市米河鎮(zhèn)高廟村。東臨米河第二初中,南距高劉公路50米,310國道200米,北緊靠延長山延長寨100米。 該寺創(chuàng)建于唐,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明正統(tǒng)六年(公元1441年)重修。建國后,修建鄭州市33中時,拆毀部分建筑,60年代,修水渠時,和尚塔一座被拆毀。1958年大煉鋼鐵時,寺院內(nèi)的唐朝古鐘被毀。70、80年代,曾作為米河二初中教師宿舍、伙房占用。2001年高廟小學擴建時,寺院建筑遭嚴重破壞,后佛殿、藏經(jīng)樓等建筑與前佛殿北墻隔開分兩部分進行管理。2005年,地藏殿內(nèi)由寺廟保護員高亮等新塑了地藏王菩薩,觀音殿內(nèi)塑造觀音、文殊、普賢塑像。 該寺座北向南,面積4500 ㎡,原有……[詳細]
青龍禪寺
   走過千年風雨,歷經(jīng)磨難,幾度興衰,輝煌莊重的殿宇——青龍禪寺依然坐落在地處丘陵地帶的鞏義市北山口鎮(zhèn)北灣村。據(jù)史料記載,東漢永明帝七年(公元64年),該寺與青龍山慈云寺相繼而建,是十方僧人及信眾往返于白馬寺與慈云寺之間接待、歇息的驛站,故稱“十方院”。傳說,白馬寺為天下第一古剎,鞏縣慈云寺為深山之內(nèi)第二古剎。過去寺院碑刻林立,解放后水利建設(shè)將石碑另作它用,青龍禪寺之興衰史已無證可考。據(jù)寺內(nèi)道光12年(1832年)碑文載:“道光元年(1821年)寺中正殿迂回祿焚燒無余,游賢者以為嘆,甲申歲(1824年)近寺之村,南北山口有好義者:張、丁、劉、趙諸君重修……”《重修青龍寺佛教并金妝神像碑記》碑中記載……[詳細]
鞏義劉家大院
   劉家大院,位于鞏義市芝田鎮(zhèn)官莊村西南,雖經(jīng)幾百年歲月滄桑、歷經(jīng)多次戰(zhàn)亂,兵災,時代變遷仍然保留下來大批錯落有致的明清民居院落。劉家大院承載著家族從興盛到衰落的數(shù)百年歷史見證。劉家大院,又稱王家大院。原有堂樓、上房、廂房、倒座、過庭、影壁、門廊、窯洞、紡織機,一切的布局和諧自然,井然有序。據(jù)當?shù)卮迕竦耐跏霞易V載:明洪武年間,六世家祖王文燦由山西遷鞏。創(chuàng)建四個大院和一座高樓。到清嘉慶年間第八世時,因經(jīng)營不善,家境敗落,遂將幾處大院賣給劉姓人家。現(xiàn)在這四處院落大部分還為劉姓人家居住。高樓也仍有官莊劉姓居民使用。劉家大院是明清時期北方地區(qū)的傳統(tǒng)住宅。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院落坐南朝北,大門開在東南角,……[詳細]
全部鞏義市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