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鎮(zhèn)江市旅游

鎮(zhèn)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主要位于伯先路西側至京畿嶺一帶,多為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早期建造。第二次-戰(zhàn)爭后,咸豐八年( 1858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辟南京、鎮(zhèn)江、九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咸豐十一年( 1861 )在云臺山麓鎮(zhèn)屏山、迎江路、江邊一帶設租界,建英國、美國、日本領事館,從此出現(xiàn)了眾多西洋建筑。此后又出現(xiàn)了一些仿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也有中國古典民族風格建筑等。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于 1992 年由鎮(zhèn)江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建筑有:金山飯店舊址 :位于伯先路 27 號,西式建筑,兩層,四開間。青磚砌筑,飾以紅磚弦邊、圖案,四坡水屋面,臨街各間設有券門拱窗。建于清末民初,……[詳細]
  萬善塔位于丹陽市萬善公園中,初稱“萬壽塔”,建于明崇禎十年。距今有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從古運河畔拔地而起,直指蒼穹,巍然屹立,雄奇挺拔,因而,又有“通天塔”之稱。全塔高有48.6米,塔身外八角形,內(nèi)室為方形,上下交錯。塔檐由數(shù)層磚塊疊澀,下出木椽,斗拱承托,鐸鈴懸掛,充分體現(xiàn)了明代古塔的建筑風格。塔體自下而上逐漸收縮,塔頂安置瘦長鐵制塔剎。這在全國數(shù)百座古塔中,堪稱一絕,所以,它又贏得了“古運河畔第一塔”的美譽。萬善塔詮釋了明代古塔的特點,作為中國古建筑的文化的全面表現(xiàn),又是丹陽市的標志性建筑。所以在燈光設計上以“保護和利用”原則的前提下,選用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高亮度LED光源,替換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投……[詳細]
  丹陽的季子廟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是有十字碑、消水石、季河橋等名勝古跡,更得益于這里有獨特的奇觀異景——沸井涌泉。季子廟的沸井主要分布在廟前的沸井塘邊。根據(jù)志書記載,古代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F(xiàn)存古沸井有六口,井水三清三濁,各相距尺許。稍遠看去,井欄古樸典雅,神韻別具;走近細瞧,井內(nèi)水面翻騰鼎沸,滾浪有聲。這奇特的景觀令游人稀奇不已。此外,在廟周邊的河溝水塘內(nèi),還有多處沸泉在滾涌,從不停息,鄉(xiāng)民們謂之為“龍氣”,稱沸井塘為“龍?zhí)丁�、“沸潭”。季子廟何時有沸井很難考證,但從南朝劉敬淑的《異苑》一書可知,早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沸井已名聲遠播了。拜謁季子廟,觀沸井涌泉是歷代達官貴人、……[詳細]
  新豐車站戰(zhàn)斗舊址位于曉星行政村蔣家自然村西400米處,是民國時滬寧錢上新豐老火車站,建筑由上下兩層房屋2間及平房兩間,暗堡1處組成,二層樓房屋頂設有了望塔,整組建筑由西向東高度依次漸低。是由侵華日軍于1937年至1938年建成,磚石結構,歐式風格、外墻為石砌。1938年7月1日夜,新四軍一支隊二團一營在丹北抗日游擊隊及群眾配合下,突襲新豐火車站,經(jīng)兩小時激戰(zhàn),全殘日守軍十五師團木公野聯(lián)隊慶江中隊40余人。該舊址不僅是抗日斗爭史中的直接例證,也是民國時期具有典型風格的鐵路車站建筑,具有雙重的歷史價值。此次戰(zhàn)斗是新四軍歷史上首次夜戰(zhàn),使南京至上海鐵路交通一度中斷,是新四軍抗戰(zhàn)史上的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詳細]
  七星堆古墓區(qū)位于西環(huán)路和北環(huán)路交匯點的西南部,占地3萬余平方米,東吳至南朝的墓葬群,現(xiàn)規(guī)劃為七星堆遺址公園。七星為日、月、金、木、水、火、土,墓按七星排列,有著濃厚的道教色彩,它的形成絕不是偶然的,有其特定歷史背景,具有典型的句容古文化特色,現(xiàn)僅存六個封土堆�!翱瑫亲妗眳恰陡鸶~》在此出土,現(xiàn)珍藏于南京博物院�!稘撗刑媒鹗陌衔病吩啤皡枪屎怅柨ぬ馗鹁�。”該碑高一尺八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三行,行四字,正書,在句容城西門外五里梅家邊,是孫吳時期留下的一塊聲名顯赫的碑額,是我國至今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用楷書體書寫的碑,被尊為“楷書鼻祖”。它的發(fā)現(xiàn)和存在,解決了中國古代文字學、書法史上一樁“……[詳細]
  葛洪煉丹井,位于句容市華陽南路延伸段與建設路延伸段交匯點的西南側,東晉。據(jù)《弘治句容縣志》記載:“青元乃邑之道院,內(nèi)有石井、泉水清冽。相傳葛稚川(葛洪)于此煉丹飲之,可以益壽,故曰青元丹井�!痹欢缺蛔u為容山八井之一,唐代任蕃《葛仙井》詩云:“古井碧沉沉,分明見百味。味甘傳邑內(nèi),脈冷應山心。園入月輪凈,直涵峰影深。”明代王韶《青元丹井》詩曰:“洞天迥寂無塵埃,仙翁鑿井連瑤臺。碧梧葉蓉秋屢易,紅桃花發(fā)春幾回。金丹煉就光射日,玉液瀉來香滿懷。何當一服生羽翰,遨游八極登蓬萊�!痹摼V物質較多,將該井水注入杯中,水高出杯子有一銅錢厚而不溢。1953年衛(wèi)生部派人來句容調(diào)查葛洪事跡時,將此井拍照,作為資……[詳細]
  中華三育研究社舊址,位于句容市橋頭省財經(jīng)大學紅山分校內(nèi),民國建筑。始建于1925年,為當時的教會學校—中華三育研究社;抗日戰(zhàn)爭中被毀,1948年初,由美國華盛頓神學院院長李博克指導重建,1948年秋建成,社長為美國人林思翰。1951年,將江陰農(nóng)業(yè)技術學校遷來橋頭鎮(zhèn),合并成立了江蘇省句容農(nóng)業(yè)技術學校,現(xiàn)為省財經(jīng)大學紅山分院。這組建筑共有23棟,紅磚勾縫,木質門窗,中西合璧型建筑。其中有20棟為別墅,別墅有兩種類型,12棟為10.5米×10米,8棟為11.5米×10米,1棟教學樓為14.5米×39米,1 棟辦公樓為22.5米×9米 ,1棟水塔為14.5米×6.8米 �!�[詳細]
  三天門位于江蘇省句容市茅山風景區(qū)元符萬寧宮,在靈宮殿后、老子神像前的萬壽臺上。創(chuàng)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年間(公元1165年—1173年),原為“金箓道場”拜章上表之圣地,明清兩代多有修葺。三天門高6米,寬2米,門頭以上共有四層石雕,一層為二龍戲珠浮雕,二層為石刻三天門橫額,三層為五只姿態(tài)各異的仙鶴浮雕,四層為梁、檐、脊俱全的石雕門頂。兩旁石柱高達6.5米,共分五級,一級方形門柱,邊長0.48米,高3.4米;二級立體盤龍柱,高1.5米;三級立體太極石墩,高0.4米;四級蓮花石座,高0.4米;五級為兩石柱頂巔一對高0.8米、左右相對而視的雄雌坐獅。門之正面橫額上刻“三天門”三字,為明嘉靖年間所刻,兩側石……[詳細]
  蘆江橋位于句容市后白鎮(zhèn)淮源村中,跨秦淮中河,西通著名的赤山湖,始建于南宋年間,現(xiàn)所存橋體建于清代光緒13年。又稱蘆崗橋,南北向,跨秦淮中河,三孔石拱橋,青石質。全長29米,橋面寬4.7米,橋孔凈跨分別為6.4、7.5、6.4米,中孔矢高3米。橋體基本保存完整,橋面階石部分不存, 橋拱上方兩側對稱4個龍頭裝飾僅剩2個,橋面兩側欄桿已損。蘆江橋所跨河流是秦淮中河,屬秦淮河支流,橋在村中間,是溝通村子南北的重要通道�!�[詳細]
  斬龍橋位于句容市春城鎮(zhèn)太子崗村南,橋下河水自西向東由句容春城流往丹徒寶埝,溝通了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現(xiàn)所存橋體建于清代光緒33年。又稱贊龍橋,東西向,跨袁相河,單孔石拱橋,青石質。全長16.5米,橋面寬7.4米,凈跨6.8米,矢高3.6米。橋體基本保存完整,橋面階石完好,中間車轍印痕深達5厘米,橋拱上方兩側對稱塑有4個龍頭裝飾,橋面兩側欄桿已損。斬龍橋所在地為古破崗瀆舊址,在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作用。相傳明朝初年,劉伯溫幫朱元璋破除全國之龍脈,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此地龍氣很盛,遂拔劍刺向橋所在之地,以斬斷龍脈,后在此造橋以斷龍脈,起名斬龍橋�!�[詳細]
  浮山土墩墓群,位于天王鎮(zhèn)浮山果圓東南,周代。在約4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有土墩墓150多個。土墩墓封土直徑大部分為10-15米,高約2.5-3米。其中10余個大型土墩墓封土直徑為40米,高6米左右。僅浮山村果圓三隊,在南北長約750、東西寬約400米的范圍內(nèi)就有土墩墓32座。1974、1975、1977年三次共發(fā)掘7座,分別編號為1、2、3、4、5、9和24號。1974年、1975年、1977年南京博物院、鎮(zhèn)江博物館分三次發(fā)掘了7座,2005年配合寧常高速公路的建設,南京博物院又發(fā)掘了20余座,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一般為泥質陶和幾何印紋硬陶器、原始青瓷器和夾砂紅陶炊器。其中炊器以鬲、鼎、釜、甑等……[詳細]
  顏真卿墓,位于白兔鎮(zhèn)行香虎耳山,唐代。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今西安)人,開元進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太子太師,封魯郡公,為李希烈縊殺。南宋《景定建康志》中有王遂《唐顏魯公祠記》載:顏真卿死后其子護喪葬句容虎耳山�,F(xiàn)存封土徑4.5米,存高2米,前為神道,南宋時尚存石龜趺、石柱、石翁仲、供桌等現(xiàn)已不存。明弘治《句容縣志》亦有載。在封土旁邊現(xiàn)存12座顏真卿后人墓葬。目前行香鎮(zhèn)仍有顏氏后裔居住。此處是否系顏真卿墓,或是衣冠冢,尚待今后發(fā)掘證實�!�[詳細]
  日前公布的第三批江蘇省革命文物名錄中,鎮(zhèn)江有3處紅色遺址入選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單,其中位于揚中市的王龍烈士墓,格外引人注目。王龍烈士墓位于揚中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興隆社區(qū),四周冬青環(huán)繞,草木蔥蘢,莊嚴肅穆。墓碑高1.58米,正面“王龍烈士之墓”六個大字,讓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王龍,乳名兆龍,譜名王隆恩,參加革命后化名黃農(nóng)。王龍1909年1月19日出生于原揚中縣定和鄉(xiāng)翁家塘(現(xiàn)三茅街道普濟村)一個六代書香之家,幼年時隨其父讀私塾,其父因病早逝后,又先后在三茅和江南姚家橋求學讀書。王龍?zhí)熨Y聰慧、勤奮苦讀、才思敏捷、文筆甚佳,所作詩文立論新穎、文理通達、詞鋒犀利。王龍十五六歲時即參加揚中“存粹文社”及王氏宗……[詳細]
  城頭山遺址位于句容縣大卓鄉(xiāng)本湖村,1957年發(fā)現(xiàn),1983年南京博物院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000平方米,遺址現(xiàn)存面積約2萬平方米,為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臺形,文化層堆積厚5米以上。根據(jù)文化遺物的特征,遺址的文化層可分為新石器時代,以及相當于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早期等時期的堆積,發(fā)現(xiàn)墓葬57座,房屋基址2處,灰坑14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主要有陶鼎、鬶、豆、杯、壺、罐、石刀、斧、錛,以及玉璜、鐲、瑗等。其中有些陶器與崧澤文化晚期器物特征一致,時代與崧澤文化晚期相當。相當于夏、商、周的文化遺物有陶鼎、匜、罐、鬲、甗、豆、缽、石刀、斧、錛、鑿、青銅削、鏃等。內(nèi)涵屬典型的湖熟文化,尤以帶角狀把手鬲、高……[詳細]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