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攀枝花鄉(xiāng) | 隸屬:元陽縣 |
區(qū)劃代碼:532528209 | 代碼前6位:532528 |
行政區(qū)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qū):西南地區(qū) |
行政級(jí)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云G |
長(zhǎng)途區(qū)號(hào):0873 | 郵政編碼:662400 |
轄區(qū)面積:約85.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1.6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6個(gè)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jiǎn)介 |
保山寨村 | ~201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保山寨:村邊有幾座堡形小山,故名保山寨。…[詳細(xì)] |
碧播村 | ~202 | 村莊 | 碧播:哈尼語,一種草名。1956年為元陽縣第五區(qū)碧播鄉(xiāng),1959年為元陽縣攀枝花區(qū)碧播大隊(duì),1970年為元陽縣前進(jìn)公社碧播大隊(duì),1972年為元陽縣攀枝…[詳細(xì)] |
阿勐控村 | ~203 | 村莊 | 阿勐控哈尼語金竹林之意,且本村民委員會(huì)原駐阿勐控村,以原駐地得名,現(xiàn)駐地阿黨寨。…[詳細(xì)] |
勐品村 | ~204 | 村莊 | 勐品:哈尼語“末賠”的諧音,即放馬,因過去人們常在此地放馬而得名�!�[詳細(xì)] |
洞浦村 | ~205 | 村莊 | 硐浦:哈尼語“奪普”的諧音,意為凸形山包,且本村民委員會(huì)駐地硐浦,故名�!�[詳細(xì)] |
一碗水村 | ~206 | 村莊 | 一碗水:該自然村曾有碗形塘泉水,故名一碗水�!�[詳細(xì)] |
地名由來:
攀枝花鄉(xiāng)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攀枝花村而得名;該村因曾有一棵大攀枝花樹而得名。
基本介紹:
攀枝花鄉(xiāng),隸屬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地處元陽縣南部,東鄰新街鎮(zhèn),南與黃茅嶺鄉(xiāng)、俄扎鄉(xiāng)隔藤條江相望,西靠牛角寨鄉(xiāng),北接新街鎮(zhèn),距元陽縣城21.6千米,區(qū)域總面積85.1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攀枝花鄉(xiāng)戶籍人口為22145人。
文化旅游:
勐弄司署位于元陽縣城以南20公里的攀枝花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建于民國年間。勐弄司署占地約8千平方米,三院三天井,二層樓,磚、石、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建筑,大門橫匾上刻皇封世襲勐弄司署。整個(gè)建筑群由高大厚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臨安府猛弄掌寨轄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建水勐弄鄉(xiāng)。
1950年,劃入新民縣勐弄鄉(xiāng)。
1956年,屬元陽縣第五區(qū)(又稱攀枝花區(qū))。
1970年,改為前進(jìn)公社。
1972年,改稱攀枝花公社。
1974年6月,劃出黃茅嶺公社。
1984年4月,改為攀枝花區(qū)。
1988年1月,由攀枝花區(qū)改為攀枝花鄉(xiāng)。
區(qū)劃: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攀枝花鄉(xiāng) |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