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秧村村民委員會,駐地橋亭。2014年統(tǒng)計(jì),共466戶,1013人。轄十個自然村,有林業(yè)用地27畝。以轄村七百秧得名。解放初建七百秧行政村,屬南明鄉(xiāng);一九五八年并入水閣鄉(xiāng)。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時,屬水閣管理區(qū)。一九六一年成立水閣公社時,建為七百秧大隊(duì)。一九八四年一月,建立七百秧村委會。
橋亭自然村,111戶,245人,其中畬族22人。坐落七百秧水庫東面,屬丘陵地。村邊山坑上,有座木橋,沿橋纏繞古藤,故名橋藤村;后因方言同音,遂名橋亭。已拆遷。
七百秧自然村,72戶,167人,其中畬族156人。坐落山弄,村口有丘水田能插七百個秧把,故名。附近七百秧水庫以此得名。已拆遷。
朱弄口自然村,121戶,255人。位于山弄口,山澗繞村西,原建有朱山殿,因名朱弄口。已拆遷。
道弄自然村,48戶,114人,其中畬族110人。在鄉(xiāng)駐地東南二點(diǎn)四公里。村居山弄,陶氏始居,得名陶弄;后因戰(zhàn)亂村廢,畬族村民從廣東遷入,以方言同音,遂名道弄。已拆遷。
外界弄自然村,畬民由道弄村遷此,村建于山弄,故名。已拆遷。
內(nèi)下路垟自然村,35戶,85人,其中畬族78人。1964年建造七百秧水庫時,由官畈村部分人遷入今地。因在龍江鄉(xiāng)外下路垟里面,故名內(nèi)下路垟。已拆遷。
外村自然村,23戶,45人。建七百秧水庫前,原有朱嶺腳村,此村坐落朱嶺腳村外山弄,故名。已拆遷。佛殿窟自然村,20戶,40人。村位于山凹小佛殿旁,故名。1964年建七百秧水庫時,朱嶺腳村屬淹沒區(qū),遷此建村。已拆遷。
苦田弄自然村,20戶,39人。村坐落山弄,過去水利條件差,田地易旱,故名苦田弄。1964年造七百秧水庫時,村民由廢村朱嶺腳遷來,重建新村。已拆遷。
官畈自然村,15戶,32人,其中畬族29人。位居山弄,北臨七百秧水庫。從前畬民移居,由官府指定田地建村,村以此取名。別名官塘窟。已拆遷。
七百秧村附近有仙都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qū)、十八里翠水利風(fēng)景區(qū)、中國青瓷小鎮(zhèn)·披云青瓷文化園、松陽大木山騎行茶園景區(qū)等旅游景點(diǎn),有龍泉青瓷、青田石、青田石雕、慶元香菇、松陽曬煙等特產(chǎn),有畬族民歌、上宕功夫、問凳、木玩具制作技藝、黑陶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浙江省·麗水市·經(jīng)濟(jì)開發(fā)區(qū)·南明山街道·七百秧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