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集鄉(xiāng) | 隸屬:夏邑縣 |
區(qū)劃代碼:411426210 | 代碼前6位:411426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豫N |
長途區(qū)號:0370 | 郵政編碼:476000 |
轄區(qū)面積:約5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3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3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劉樓村 | ~201 | 村莊 | 明崇禎年間,劉萬東在此買地建樓,得名劉樓![詳細] |
草場村 | ~202 | 村莊 | 元至正十一年(1351),農(nóng)民起義首領劉福通為攻打潁州府,在此安草料廠,故得名![詳細] |
樊樓村 | ~203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范氏弟兄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分建兩村,后兩地合建一座樓,稱前范樓,后范樓,后前范樓衰敗,陳氏遷入,將范改為樊,故得名樊樓![詳細] |
祝莊村 | ~204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祝氏先祖祝來公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建村,以姓氏命名,名祝莊![詳細] |
?诖 | ~205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祝氏先祖從山東城武遷此建村,且莊北對著沈堤口,故稱?凇![詳細] |
盛莊村 | ~206 | 村莊 | 明代,盛氏遷此建村,得名盛莊。1949年屬于第六區(qū)。1955年屬王集中心鄉(xiāng)。1958年屬王集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xiāng),屬王集鄉(xiāng)張老家村民委員會,從…[詳細] |
孫莊村 | ~207 | 村莊 | 清嘉慶年間,孫氏十七世祖由縣東孫營遷此建村,名孫莊![詳細] |
集西村 | ~208 | 村莊 | 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興起集市,稱王品西集,簡稱王集。后分為王集東、西兩村![詳細] |
王集東村 | ~209 | 村莊 | 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興起集市,稱王品西集,簡稱王集![詳細] |
柏樹元村 | ~210 | 村莊 | 明永樂十九年(1421),楊氏先祖從虞城縣楊老家遷此建村,村旁有柏樹,名柏樹園。…[詳細] |
韓廟村 | ~211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韓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在村北建一座小廟,故稱韓廟![詳細] |
張樓村 | ~212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祖張?zhí)焓瘡纳轿骱槎纯h遷此建村,名張?zhí)焓瘶!?a href=/henan/xiayi_wangjixiang_zhanglou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周莊村 | ~213 | 村莊 | 清嘉慶年間,周氏先祖周子玉攜二子遷劉付營,傳至七世,守奄遷此建村,始名周莊![詳細] |
彭井村 | ~214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因彭瑞孫為進京,在此打井一口,因井得名彭井![詳細] |
毛樓村 | ~215 | 村莊 | 明天啟年間,毛氏建村后蓋一樓,故名毛樓![詳細] |
朱莊村 | ~216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朱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始名朱莊![詳細] |
鹿閣村 | ~217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盧氏家族從鹿邑遷此建村,在村東建一窯,由此得名鹿窯。后來又在村東建一閣,易名鹿閣![詳細] |
陳莊村 | ~218 | 村莊 | 清乾隆年間,陳氏先祖從今亳州市遷此建村,得名陳莊![詳細] |
班莊村 | ~219 | 村莊 |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班氏二十七世祖從善由縣城東南四里班莊遷此建村,始稱班莊![詳細] |
前張老家村 | ~220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張氏先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為別于后張老家,故名前張老家![詳細] |
后張老家村 | ~221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張氏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始名張老家,今以方位稱后張老家![詳細] |
彭大樓村 | ~222 | 村莊 | 原名羅樓,為羅氏所建村。清代彭氏六世祖買下羅樓,自司道口遷此定居,更名彭雙樓,后羅氏遷走,彭八世祖建四層大樓,易名彭大樓![詳細] |
彭新莊村 | ~223 | 村莊 |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彭氏在此買地建村,得名新莊,因為彭氏所建,故名彭新莊![詳細] |
高樓村 | ~224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始名徐楊莊。高氏自太平集東北三里高樓遷此,后建五層五間高樓,故名高樓。…[詳細] |
蘇王莊村 | ~225 | 村莊 | 清康熙年間,王氏先祖從吉安府安?h遷至夏邑王小堤子,后分居司鎮(zhèn),王氏四世祖王貴增從司鎮(zhèn)遷此建村,得名蘇王莊![詳細] |
劉寨村 | ~226 | 村莊 | 明隆慶四年(1572),劉氏自劉堤灣遷此建村,因當時地處沈堤轉(zhuǎn)彎處,始名劉堤灣。后為防戰(zhàn)亂,在村周圍筑寨,更名為劉寨![詳細] |
司南村 | ~227 | 村莊 | 原名司馬口。到清代,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絕跡,商業(yè)蕭條,將司馬口改為婁川鎮(zhèn)。后司氏人口眾多,將婁川鎮(zhèn)改為司道口,后因方位改今名![詳細] |
司東村 | ~228 | 村莊 | 原名司馬口。到清代,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絕跡,商業(yè)蕭條,將司馬口改為婁川鎮(zhèn)。后司氏人口眾多,將婁川鎮(zhèn)改為司道口,后因方位改今名![詳細] |
司中村 | ~229 | 村莊 | 原名司馬口。到清代,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絕跡,商業(yè)蕭條,將司馬口改為婁川鎮(zhèn)。后司氏人口眾多,將婁川鎮(zhèn)改為司道口,后因方位改今名![詳細] |
司北村 | ~230 | 村莊 | 原名司馬口。到清代,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絕跡,商業(yè)蕭條,將司馬口改為婁川鎮(zhèn)。后司氏人口眾多,將婁川鎮(zhèn)改為司道口,后因方位改今名。…[詳細] |
司西村 | ~231 | 村莊 | 原名司馬口。到清代,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絕跡,商業(yè)蕭條,將司馬口改為婁川鎮(zhèn)。后司氏人口眾多,將婁川鎮(zhèn)改為司道口,后因方位改今名。…[詳細] |
丁梨園村 | ~232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丁氏先祖丁志剛從山西洪洞縣遷至山東株城居住,不久又遷此建村,因村周圍有梨樹,故名丁梨園![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先祖王品西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興起集市稱王品西集,簡稱王集。
基本介紹:
王集鄉(xiāng)位于夏邑縣北10公里處,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業(yè)大鄉(xiāng)。地理位置優(yōu)越,北距隴海鐵路及310國道10公里,南距霍連高速公路12公里,交通四通八達,實現(xiàn)了村村通油路。總?cè)丝?.3萬人,耕地4.27萬畝。轄32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總戶數(shù)8800戶,面積51.8平方公里。
農(nóng)業(yè)發(fā)展迅速,全鄉(xiāng)擁有機井近千眼,達到40畝地一眼井,實現(xiàn)了旱能澆,澇能排。農(nóng)業(yè)區(qū)域化布局初步形成,糧經(jīng)比例達到5:5。建成了2萬畝棉花高產(chǎn)開發(fā),1萬畝西瓜,1萬畝良種麥繁育,500萬只雞,10萬頭生豬養(yǎng)殖五個產(chǎn)業(yè)基地,形成了棉花、西瓜、優(yōu)質(zhì)麥、果蔬、畜牧五個主導產(chǎn)業(yè),建立高效示范園1個。農(nóng)業(yè)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每年都引
歷史沿革:
1949年設王集區(qū)(第六區(qū))。
1955年置王集中心鄉(xiāng)。
1958年建王集公社。
1984年改稱王集鄉(xiāng)。
區(qū)劃: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王集鄉(xiāng) |